白癜风的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_7257160.html

尿糖阳性一定是糖尿病吗?

背景:下午一产科女性病人拿着尿常规报告单“医生,我没有糖尿病,空腹血糖也正常,为啥尿糖(+++),是不是检查错了?”为确保检验无误,让病人再次留取小便,重新检测后尿糖依旧(+++)。我咨询病人得知她怀孕12周,最近饮食正常,怀疑妊娠期尿糖增高,建议该患者做OGTT试验确诊。第二天该患者做一个OGTT试验,结果正常。尿糖阳性,就一定是糖尿病吗?不是的。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尿糖形成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尿糖形成的原因。肾脏是身体的主要排泄器官,大部分水分和代谢产物随血液流经肾脏,经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将有用的物质吸收到血液中,将无用的代谢产物经输尿管送到膀胱,随尿排出。正常人肾小管可将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绝大部分重吸收回血液中,尿中只有极微量葡萄糖,一般方法检查不出,所以正常人尿糖检测是阴性的。但是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的限度,当血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8.88mmol/L时,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极限,葡萄糖就不能被全部重吸收,随尿排出而出现糖尿,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renalglucosethreshold)。正常人群的肾糖阈为8.88~10.08mmol/L左右。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时,就开始出现尿糖。  可见尿液中出现葡萄糖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1.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增加引起的血糖增高性糖尿;2.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或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引起的肾性糖尿。血糖增高性糖尿可见于哪些情况?

糖尿病最为常见,因胰岛素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使体内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出现糖尿。尿糖除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参考依据外,还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监测的指标。

饮食性糖尿:短时间内进食大量糖所致,糖在肠道内快速吸收后会是血糖增高糖的同化存在个体差异,一般健康人一次性进食葡萄糖g以上即可产生糖尿。

应激性糖尿:见于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突然情绪紧张或激动、剧烈运动后,肾上腺素或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或延脑血糖中枢受到刺激,可出现血糖一过性升高,尿糖阳性。

疾病相关性糖尿: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肢端肥大症等均可出现高血糖性糖尿

血糖正常性糖尿主要见于哪些情况?

继发性肾性糖尿:血糖浓度正常,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降低,即肾糖阈下降产生的糖尿,常见于多种肾病、接触肾毒性化学物质等。

家族性肾性糖尿:常见于范可尼综合征,遗传性或获得性近端肾小管的功能异常引起尿糖阳性。

妊娠期糖尿:孕妇往往由于细胞外液容量增加而抑制肾脏近曲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功能,致使肾糖阈下降而易出现糖尿。怀孕后期或哺乳期由于乳腺产生过多乳糖,且随尿排出产生乳糖尿,应与葡萄糖鉴别。

新生儿糖尿:新生儿的肾小管功能发育不完善引起尿糖阳性。

尿糖加号越多提示血糖越高吗?尿常规中尿糖测定一般用试纸条来半定量尿中的葡萄糖,根据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原子氧,以及原子氧可以将某种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的原理,将上述两种酶和无色化合物固定在纸条上,制成测试尿糖含量的酶试纸。将试纸条有试剂的一端浸入到盛有新鲜尿液的容器中,根据颜色变化就可大概判断出尿糖的含量。尿糖的加号代表的是尿液中的葡萄糖值,尿糖的加号越多提示尿中的葡萄糖较高,而不是血糖值偏高,这与肾糖阈有关,并不存在具体固定的血糖数值,由此可见尿糖不能真实反应血糖情况。此外,由于检测方法的限制,尿中含有氯化物等酸性物质也会造成尿糖检测呈现假阳性。所以,尿糖升高不等于血糖就有升高,也不等于患有糖尿病,与肾糖阈、饮食运动情况、激素水平、用药情况相关。尿糖检测医院行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检查,明确是否为糖尿病,或咨询临床医生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临床检验基础》(第五版),刘玉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科学》(第九版),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hl/1693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