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是一种鼓励

分享传递友谊

儿童期肥胖的危害

儿童肥胖症是由于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质量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

一、肥胖的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最常用的诊断指标仍为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法和身高体质量法。

1.BMI法体质量(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WHO建议在10岁以上的青少年中使用,并将≥第85百分位数定义为超重,≥第95百分位数定义为肥胖。年国际肥胖专家工作组提出国际通用的儿童超重和肥胖的BMI界值点分别为25kg/m2与30kg/m2。亚洲人群与白种人相比,在较低BMI水平即可发生肥胖相关的代谢异常,因此WHO提出以23kg/m2及25kg/m2作为亚洲人群超重及肥胖的BMI界值点标准。

2.身高标准体质量法身高标准体质量(又称身高别体质量)是评价青春期前(10岁以下)儿童肥胖的最好指标。本方法以身高为基础,采用同一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数作为该身高人群的标准体质量,超过该标准体质量的10%~19%为超重,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

二、肥胖的相关因素

1.饮食能量摄入及消耗的失调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肉制品(如猪肉、牛羊肉等)及油炸食物含有较多的脂肪,能量密度较高,体积相对较小且口感美味,导致能量摄入过多,引起肥胖。有研究表明,高脂饮食可引起一系列神经肽的释放和表达,如高脂饮食可以间接刺激室旁核甘丙肽的表达,进一步增加对脂肪的摄取和氧化,引起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增高,还可以快速刺激增食欲素的表达,增加人的食欲。

2.活动既往主流观点多认为,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缺乏适当的运动及体育锻炼,致使能量消耗减少,是引起西方国家肥胖发生率高的罪魁祸首。一项针对坦桑尼亚狩猎者的统计资料表明,能量的消耗并非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因素,该研究研究发现,虽然狩猎者们超重或肥胖的发生率很低,过着高体力活动的生活方式,但他们每日平均能量消耗并不比西方人群高,这一发现颠覆了传统的观点。

3.遗传人类与肥胖相关的基因数目有很多,从遗传角度肥胖可以分为单基因肥胖和多基因肥胖两种。单基因肥胖的特点是早发性极度肥胖,其突变会导致肥胖的单基因有阿黑皮素基因、促黑激素皮质素受体基因、黑素皮质素受体基因、瘦素基因等。多基因肥胖即是由多种基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并且也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迟发性肥胖。近期,也有学者提出“基因进化学说”,同一基因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的表达不同,除此之外,基因的表型也随社会环境、生物技术的改变而改变。

4.宫内生长发育及生长发育轨迹近期研究表明,婴儿出生时体型的大小及其生后早期的生长状况不仅影响到婴幼儿期的生长运动发育,还与成年有的心血管疾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发病率有关。低出生体质量儿可出现追赶生长现象,而1岁以内的生长可能是决定肥胖发生的潜在因素,过度的追赶生长最终引起肥胖的发生,为成年期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埋下隐患。除此之外,脂肪重聚出现的早晚对成年肥胖有很强的预测性,越早出现脂肪重聚的儿童,在青少年阶段及成年后出现超重、肥胖及相关慢性疾病的风险越高。

5.肠道菌群肠道微生物的数量庞大,饮食、肥胖、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肠道菌群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肥胖的发生,包括对肠道内能源获取的作用、调节脂肪储存、代谢性内毒素血症诱发的炎症等。一些细菌,如产甲烷菌可能通过降低发酵过程中氢气生成而加速植物多糖的发酵,从而导致醋酸生成增加和能量获取的增多。

6.维生素D缺乏近期研究数据表明,维生素D除用于组成和维持骨骼的强壮,调节机体钙磷平衡外,还参与细胞分化/增殖、激素分泌,维生素D缺乏与肥胖、糖耐受不良等慢性病有关:一方面,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肥胖患者体内的维生素D更多的分布于脂肪组织而使血清维生素D水平相对下降,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可以作用于脂肪细胞增加其钙离子内流,致使脂肪细胞内脂质生成增加;另一方面,维生素D的间接作用是调节细胞外钙离子浓度,以保证细胞正常的钙离子内流量,胰岛素分泌是一个钙依赖的过程,如果缺乏维生素D则钙离子通道关闭,从而影响到胰岛素转导信号,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引起糖代谢异常。对于脂肪细胞,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可以促进脂肪酸的β氧化,当维生素D缺乏时,维生素D结合蛋白可以识别并且结合血液中的脂肪酸,影响脂质的代谢。

三、肥胖的危害

1.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1)高血压肥胖与儿童高血压存在密切关系,约50%的儿童高血压伴有肥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血压与体重的正相关联系在儿童和少年时期就已存在,肥胖儿童的血压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童,并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血压水平显著升高。BMI、腰围、腰围身高比(waist to height ratio,WHtR)是目前评价儿童肥胖及肥胖类型的常用指标。上海市对(男生占51.3%)名学龄儿童调查结果显示:儿童高血压患病率随着肥胖程度的升高而增加(P<0.),在调整年龄和性别后,其高血压患病风险是正常儿童的1.5~2.2倍。用BMI和WHtR联合评价肥胖类型,高血压患病率与肥胖类型相关,表现为复合型肥胖组>单纯腹型肥胖组>非超重组。

北京儿童血压研究结果发现,高血压发病率随BMI的升高而增加,调整年龄、性别、青春期、体力活动、膳食习惯及高血压家族史等因素的影响后,肥胖儿童6年后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正常体重儿童的4~5倍。

(2)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是指血浆中TC和/或TG高于正常参考值以及低HDL-C血症。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3~17岁儿童总胆固醇(TC)升高(TC≥mg/dl或5.72mmol/L)的患病率为0.8%;总甘油三脂(TG)升高(TG≥mg/dl或1.70mmol/L)的患病率为2.8%。

(3)心脏结构受损及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随着医学检测技术的发展,使过去无法检测和识别到的儿童期肥胖靶器官损害的早期功能性和病理性改变成为可能。儿童期肥胖是影响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危险因素。年,北京市通过超声检查对名6~18岁儿童进行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的评估,发现肥胖儿童心脏每搏输出量明显增高,已发生左心室重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大于同龄正常体重儿童。肥胖儿童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已经启动,预防成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应从预防儿童期肥胖做起。

2.对内分泌系统的危害

(1)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曾被认为只有成年人才患病,但随着儿童期肥胖患病率的上升,糖尿病发病出现低龄化趋势,儿童期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儿为超重或肥胖。高血糖往往预示着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在肥胖儿童中高血糖检出率偏高。北京市儿童血压研究发现,儿童期肥胖及体脂成分超标的儿童,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儿童期肥胖或体脂成分超标,成年后仍然肥胖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4.3倍。

(2)代谢综合征肥胖与儿童代谢综合征存在密切关系,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均呈现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北京市儿童血压研究发现,儿童期肥胖或体脂成分超标,成年后仍然肥胖的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9.5倍。

(3)青春期发育关于肥胖与儿童青春期发育之间的关联,男、女间研究结果不尽一致。年北京市对名6~18岁学龄儿童进行青春期发育与超重肥胖关系的研究,发现,女童BMI和体脂肪含量与青春期早发育呈正相关,而男性BMI和体脂肪含量与青春期早发育的联系恰恰相反,青春期早发育组的BMI高于晚发育组,而体脂肪含量却低于晚发育组。

3.儿童期肥胖对呼吸系统的危害

(1)哮喘儿童期超重肥胖与哮喘有关,美国第3次营养健康调查数据显示,美国儿童中哮喘发生率随BMI四分位值的升高而升高。BMI增加对哮喘的作用可能是由于肥胖改变了呼吸系统的机械特性,也可能是由于炎症机制的代偿调节。~年一项针对广东省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儿童的研究显示,儿童哮喘与肥胖密切相关,并且随着BMI值升高哮喘患儿的肺功能明显下降。

(2)睡眠呼吸障碍(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肥胖是导致OSA发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严重肥胖儿童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睡眠中心的研究发现,肥胖儿童平均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明显大于超重和正常体重儿童,睡眠时肥胖儿童的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均低于超重和正常体重儿童。

4.儿童期肥胖对其他各方面的危害

(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肥胖是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肥胖儿童伴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较为普遍,单纯性肥胖对儿童的肝功能和脂肪代谢等均造成危害,并随肥胖程度逐渐增加。年北京市调查了7~18岁的例肥胖儿童和名正常体重儿童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情况,结果显示,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10.2%)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童(0.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随着BMI的升高而增加。

(2)运动及骨骼肥胖儿童体重肺活量指数显著低于正常体重儿童。重庆市一项针对小学生的研究显示,肥胖儿童较正常体重儿童其暴发力、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等明显下降。儿童期肥胖给骨骼肌肉系统造成过量压力,从而导致关节、骨骼及肌肉损伤,尤其是中轴大关节的损伤,肥胖儿童肌肉骨骼不适、骨折、下肢畸形、行动不便的患病率较正常体重儿童明显增高。

(3)心理行为、认知及智力肥胖引起的心理行为问题在儿童中已很常见,并且对儿童的认知及智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肥胖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童,具体表现在穿衣不自信、有自卑感、不喜欢人际交往及户外运动;肥胖男童情绪稳定性较差,而且烦躁易怒;肥胖女童会害怕被人取笑,过于担忧自己的形象,自我评价较低。广州市对名中小学生进行智力水平检测发现:超重肥胖儿童智力水平显著低于非超重肥胖儿童。肥胖程度越高,对认知与智力的影响越大,而轻度肥胖对儿童认知与智力的影响则无统计学意义。

(4)癌症儿童期肥胖可增加成年期某些疾病和过早死亡的风险。国外一项纵向研究发现,儿童期超体重的女性将增加成年后患乳腺癌的风险;另一项研究发现,青春期超体重是肾细胞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国内关于儿童期肥胖与远期癌症关系的研究领域较少。

儿童期肥胖相关健康危害已引起国内医学研究者的广泛重视,但许多研究为重复性、小样本、具有地区局限医院回顾性病例分析。尤其儿童期肥胖和内分泌疾病、青春期发育、骨骼健康以及远期癌症相关健康危害等领域的研究数据还相对较少,需要未来开展多领域多中心的前瞻性合作研究。只有通过早期识别并干预、管理儿童期肥胖,将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到儿童期,遏制儿童期肥胖率的快速上升趋势,才能从源头上有效防控全社会慢性病高发态势,提高人口健康寿命年。

资料来源:

1.叶佩玉,陈芳芳,米杰.儿童期肥胖的健康危害:来自中国人群的证据.中华预防医学杂志,,50(1):97-.

2.张亚茹(综述),杨琍琦(审校).儿童肥胖症的相关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1(3):-.

航天丹参茶提醒您:

每天2包航天丹参茶,预防血栓,保护心肌,远离心脑血管疾病!健康从预防做起!

木羊乳牌航天丹参茶是心脑血管的健康茶,长期饮用,能清除血液中的垃圾和沉积的脂质,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常喝航天丹参茶,对血管好,对大脑好,对心脏好!每天一杯给血液洗澡,治养合一,首选木羊乳牌航天丹参茶!航天丹参茶的抗氧化性是维生素C的二倍,越喝越年轻,每天一杯航天丹参茶,让你年轻二十岁,多活二十年!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保心护血脉选航天丹参茶,专家免费-

*推荐朋友订阅,或扫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wh/167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