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糖友康复调理工作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我们发起了员工每天测血糖的活动。不说每次都要要扎一下手指,也不说测量起来麻烦,单是记个时间都不容易。测餐后两小时,总是忘记看第一口饭吃下去的时间,这样也只能大概看个时间了。我知道如果作为一个真正的糖尿病人,这样是不对的,这是对自己健康和生命不负责任的表现。

  这几天测空腹血糖,一连两天都偏高,第一次达到6.1mmol/L的界值,第二次,也就是今天居然直接超标了,6.2mmol/L,空腹血糖受损。我的内心开始出现不安,心生种种疑问,我这样正常吗?我是不是要得糖尿病了?得了糖尿病可怎么办呀?大家安慰我不要紧,测个餐后两小时看。这次我很认真的记了时间,餐后两小时6.1mmol/L,总算是正常了。可我的心里还是感觉很不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认真的反思了一下自己这几天出现的问题。

  可能由于天气的原因,情绪一直有点低落。晚饭也没有好好吃,夜里还总是失眠。这些因素都是影响血糖高低的原因。正常人尚且如此明显,何况糖友呢?把几点易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总结出来,希望能帮助糖友更好的控糖

  血糖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对血糖的控制。因此糖友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控制不当

  严格控制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它有助于减轻胰岛的负担,降低血糖,减少药物用量及控制体重。血糖轻度增高的糖尿病患者,单纯凭控制饮食即可使血糖恢复正常。相反如果不重视饮食控制,药物再好也难使血糖保持正常。

  2.运动量不足

  运动本身是一个能量消耗的过程,它可以促进肌糖原的分解及外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运动还有利于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

  3.用药不足或过量

  低血糖后高血糖“物极必反”同样适用于糖尿病,持续低血糖状态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及升高糖激素(如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增高。

  4.药物用法不正确

  药物用法不正确,例如糖适平、美吡达等降糖药都属于短效制剂,应当日三次口服,如果每日一次或两次口服,则很难使全天的血糖得到满意的控制。再如磺脲类降糖药多于餐前半小时服用,这样药物作用于高峰与餐后血糖高峰恰好同步,从而使降糖效果达到最佳。

  5.药物继发性失效

  有些降糖药物(尤其是磺脲类如优降糖、消渴丸等)服用一段时间后效果逐渐减退,临床谓之“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其原因是由于患者自身胰岛功能随着病程的延续而趋于衰竭所致,当患者胰岛分泌功能严重不足,则胰岛素分泌剂的作用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无效。

  6.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大多数Ⅱ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体重超重及肥胖者,其血糖升高多是因为患者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并非血循环中胰岛素含量太低。

  7.其他药物的干扰

  有些糖尿病患者身患多种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其中有些药物可抵消胰岛素的作用,消弱降糖效果。如皮质激素、β受体阻制剂、噻嗪类利尿剂等,因此,有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在选用药物时,尽量不用或少用对降血糖有影响的药物。

  8.气候情绪因素的影响

  临床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受季节影响而发生变化,寒冷刺激可使肾上腺素等胰岛素抵抗激素分泌增多,肝糖原输出增加,肌肉对糖的摄取下降,从而导致血糖升高,病情加重。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或者暴躁等也会导致血糖不稳定。

专家咨询

珠海中心







































儿童白癜风能治疗好吗
全国白癜风公益救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hl/1668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