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痛,让人撕心裂肺、生不如死,甚至有人说堪比生孩子的痛苦,这种痛叫做“痛风”。

据最新统计,中国已有.8亿高尿酸血症患者,其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威胁健康的第四大危险因素。接下来为你揭开“痛风”的神秘面纱,教你避免痛风的侵害。

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痛风石、尿路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等。

痛风的分类

原发性痛风

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约0%~20%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除%左右的原发性痛风由先天性酶缺陷引起外,绝大多数发病原因不明。

继发性痛风

由其他疾病所致,如肾脏病、血液病,或服用某些药物、摄入过多高嘌呤食物等多种原因引发。

痛风发作时的表现

痛风发作时的典型表现如下:

常于深夜被关节痛惊醒,疼痛越来越剧烈,在6~2小时左右达到高峰,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

疼痛的关节可以出现红肿灼热、皮肤紧绷、触摸时疼痛明显、关节活动受限。

疼痛多在数天内自行缓解,恢复正常。

首次发作多发生在单个关节,50%以上发生在脚趾,足背、足跟、踝、膝等关节也可发生。

高尿酸是痛风前兆

痛风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95%的痛风患者都是男性,其中40岁以上的中年男人最高发。

从临床统计来看,/3以上痛风患者都在生活中应酬偏多。涮一次火锅比一顿正餐摄入嘌呤多0倍以上,一瓶啤酒可使尿酸升高一倍。

嘌呤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碱基,而尿酸是由嘌呤分解代谢最终生成的。一般来说,在检查血尿酸水平时,如果发现男性超过微摩尔/升、女性超过微摩尔/升,则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这些人群中约有5%~2%会发生痛风。

体内尿酸积聚主要有4种途径:

外源性吸收增多:摄入富含嘌呤的食物增多;

内源性生成增多:嘌呤代谢过程中酶缺陷,核酸分解加速和嘌呤氧化产生尿酸增多;

排泄减少:由肾脏经尿排出减少;

体内代谢减少:即尿酸内源性破坏减少。

因此,痛风的防治一方面要减少嘌呤的摄入,另一方面要增加尿酸的排泄。

痛风人群要注意0点

总的饮食原则是“一限三低”,即限制嘌呤、低热量、低脂肪、低蛋白质饮食。具体从生活方式上,应遵循下述原则:

.限制饮酒

2.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比如生猛海鲜、大鱼大肉、动物内脏

3.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

4.减少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

5.大量饮水(每天毫升以上)

6.控制体重,减少脂肪堆积,改善代谢功能

7.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

8.规律饮食和作息

9.规律运动,选择健走、慢跑等中等强度运动

0.禁止吸烟

痛风患者远离7种食物

、海鲜

嘌呤含量较高的海鲜包括凤尾鱼、沙丁鱼、带鱼、鲱鱼、鲭鱼、牡蛎、蛤蝲、干贝等。

2、内脏

相比较海鲜,动物内脏所含的嘌呤更多一些,但由于人们平均每餐的食用量不大,有时影响反而不如海鲜大。处在痛风发作期的患者最好禁食动物内脏。

3、高汤

肉在被熬成高汤后,汤内的脂肪含量会大幅增加,且由于其为酸性环境,不利于尿酸的排出。

4、啤酒

啤酒本身并非高嘌呤食物,但它会阻止尿酸的排泄,因此与高嘌呤的海鲜一起吃时,更易诱发痛风。

5、除鸡蛋、牛奶外的高蛋白食物

大部分高蛋白食物中都含有较多核蛋白,可在体内分解为尿酸,摄入过多有诱发痛风的可能。

鸡蛋和牛奶虽然也属于高蛋白食物,但核蛋白含量不高,痛风患者可放心食用。

豆腐虽然也是高蛋白食物,但因掺入了大量的水,单位质量的豆腐中核蛋白含量大幅下降,只要不在痛风发作期间,也可以食用。

6、高脂肪食物

过多脂肪堆积会导致肥胖,影响嘌呤的正常代谢;此外,油脂环境也会影响嘌呤的代谢排出。高尿酸患者应慎食高脂肪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奶油蛋糕等。

7、高糖食物

任何疾病的出现,都与自身行为有关,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预防。当然,出现问题就要及早治疗,这才是最积极的应对方法。

赞赏

长按







































白颠病的危害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hl/167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