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综合征。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11.6%,糖尿病并发症高达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因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10%是肾病变所致。因糖尿病截肢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为此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是至关重要的社会问题。糖尿病患者除了经常查血糖外,还要定期检查血生化,检测心、脑、肾功能和检查眼底。
打胰岛素会越打越多,量会越来越大,药物则伤脏器
现在用糖针灸+食物疗法,让糖尿病患者不在依赖药物,回到健康时代。
糖尿病无需打胰岛素吃降糖药,
物理调理彻底告别胰岛素
一、食疗是最好的治疗
每日两婉三清米粥,远离糖尿病(藜麦+燕麦+苦荞)
营养黄金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传统食物,有-多年的种植历史,由于其具有独特的丰富、全面的营养价值,古代印加人称之为“粮食之母”。藜麦是全谷全营养完全蛋白碱性食物,胚乳占种子的68%,且具有营养活性,蛋白质含量高达16%-22%(牛肉20%),品质与奶粉及肉类相当,富含多种氨基酸,其中有人体必需的全部9种必需氨基酸,比例适当且易于吸收,尤其富含植物中缺乏的赖氨酸,钙、镁、磷、钾、铁、锌、硒、锰、铜等矿物质营养含量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类黄酮、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胆碱、甜菜碱、叶酸、α-亚麻酸、β-葡聚糖等多种有益化合物,膳食纤维素含量高达7.1%,胆固醇为0,不含麸质,低脂,低热量(kcal/g),低升糖(GI升糖值35,低升糖标准为55),几乎都是常见食物里最优秀的。
藜麦属于易熟易消化食品,口感独特,有淡淡的坚果清香或者人参香,具有均衡补充营养、增强机体功能、修复体质、调节免疫和内分泌、提高机体应激能力、预防疾病、抗癌、减肥、辅助治疗等功效,适于所有群体食用,尤其适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慢性病,以及婴幼儿、孕产妇、儿童、学生、老年人等特殊体质和生活不规律人群。长期食用,效果显著。
苦荞米: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都有分布。苦荞麦性味苦、平、寒,有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苦荞具有降血压、血糖、血脂,改善微循环等,是三降食品,适合糖尿病以及三高患者长期使用。
燕麦:生长在高寒的作物之一,为上等杂粮。集中产于坝上等高寒地区,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生长期与小麦大致相同,但适应性甚强,耐寒、耐旱、喜日照。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综合分析,中国裸燕麦含粗蛋白质达15.6%,脂肪8.5%,还有淀粉释放热量以及磷、铁、钙等元素,与其它8种粮食相比,均名列前茅。燕麦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分别是小麦和玉米的4.7倍和7.7倍。燕麦中的B族维生素、尼克酸、叶酸、泛酸都比较丰富,特别是维生素E,每克燕麦粉中高达15毫克。此外燕麦粉中还含有谷类食粮中均缺少的皂甙(人参的主要成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的均居首位,尤其是含赖氨酸高达0.68克。燕麦米煮的粥富含镁和维生素B1,也含有磷、钾、铁、泛酸、铜和纤维,可以降低胆固醇,对脂肪肝、糖尿病、便秘等也有辅助疗效。未经烹制的燕麦麸富含镁、维生素B1、磷、钾,也含有铁、锌、叶酸、泛酸和铜。燕麦片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
燕麦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防治大肠癌、防治心脏疾病的医疗价值和保健作用,已被古今中外医学界所公认。96.5%的糖友餐前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脂肪肝以及胰岛细胞的修复等身体各项指标均得以改善。全世界首次用一种粮食去干预糖尿病,并取得丰硕成果。对于因肝、肾病变,糖尿病,脂肪肝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脂血症也有同样明显的疗效。长期食用燕麦米,有利于糖尿病和肥胖病的控制。
二、减肥10斤血糖降一半
减肥是降糖第一要义,血糖高和肥胖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要降糖首先要减肥。减肥不能通过药物减肥,会增加肝肾的代谢负担,用物理减肥比较好。
三、糖针灸降糖,激活胰腺功能。
糖针灸是国家准字号()医疗器械,专利号:.3
特别为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异常人群量身特制的外用穴位贴敷工具。以砭石为原材料,利用砭石自身特定波长的远红外热辐射以及特定频率的超声波脉冲振动,深层次刺激经络穴位,达到调理养生的效果,发挥其疏通经络、调气血、养脏腑等功效,实现疏通糖路、预防糖尿病,缓解并发症的良好效果。
打通直通胰腺的神经管道
糖针灸作用于糖尿病人的救命7个穴位,通过穴位辐射热红外光波能量,打通神经信号传递通道,借助经络循环,完成疏通代谢管道。
5个常规穴位+2个特效穴位=一个月降糖
99%患者一个月内降糖,两个月内血糖达到正常值,三个月完全稳定,最终康复。无药物、无刺激、无副作用、无依赖性。是绝对安全的医疗器械。
糖针灸反馈
如果想了解,请扫描北京哪家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jc/159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