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医院王广教授课题组近年来在糖尿病胰岛β细胞保护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GLP-1治疗通过改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抵抗,调控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科学假说。王广教授课题组开展的临床研究发现,GLP-1受体激动剂对于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保护作用优于二甲双胍,该项研究成果在今年的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年会上作为大会报告公布。

 在本届ADA年会上,医院王广教授课题组的糖尿病胰岛功能保护的研究成果(-P/-   ——医院王广教授采访

胰岛素抵抗是新发的肥胖T2DM的重要发病机制

  新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在不同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在其发病病理生理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可能不同。我们近期的研究发现,在新发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所贡献的比例较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更大。因此,其临床治疗也需更具个体化。

  

ADA研究:GLP-1受体激动剂改善胰岛素抵抗,获益优于二甲双胍

  我们的研究发现对于初发的肥胖T2DM患者,GLP-1受体激动剂可显著降低体重,同时还观察到短期内患者的β细胞功能有所恢复。二甲双胍是多项权威指南推荐的肥胖T2DM患者的一线用药。我们的对比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和GLP-1受体激动剂均可显著降低总体人群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且对β细胞功能有一定的保护效应。进一步分析显示,在新发的肥胖T2DM患者,若其HbA1c大于9%,即具有严重的糖毒性,GLP-1受体激动剂的治疗效果优于二甲双胍。这是全球首项在肥胖伴严重糖毒性的初发T2DM患者中比较GLP-1受体激动剂和二甲双胍的研究。

  

新发的肥胖T2DM患者择药注意事项

  临床上,很多新发的肥胖T2DM患者其主要发病原因并非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而是能量过剩导致的胰岛素抵抗。这类患者长期使用胰岛素可能增加体重,因此推荐应用二甲双胍,其可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改善肝脏的胰岛素抵抗,并轻度降低体重;另一个推荐的药物是GLP-1受体激动剂,其可改善肝脏的胰岛素抵抗,降低患者食欲,调节胰岛β细胞和α细胞功能,研究证实其降低体重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因此可作为新发肥胖T2DM患者较好的治疗选择。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糖尿病》”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皮肤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jc/160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