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MNIPMN好发于老年人,最多见于60~70岁,男女之比约2:1。临床症状和体征取决于导管扩张的程度和产生黏液的量。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乏力,也可因胰液流出受阻产生慢性胰腺炎甚至急性发作的临床表现。IPMN是一类以胰腺导管内上皮乳头状异常增生并产生大量黏液为特征,伴有主胰管和(或)分支胰管扩张的胰腺囊性肿瘤,好发于胰头、钩突部,位于胰头及钩突区的肿瘤可突入十二指肠,使黏液从扩大的十二指肠乳头流入肠腔。肿瘤可局限性生长,也可沿主胰管或分支胰管蔓延,导致相邻的主胰管或分支胰管进行性扩张。临床上根据IPMN累及的胰管范围分为主胰管型(main-ductIPMN,MD-IPMN)、分支胰管型(branch-ductIPMN,BD-IPMN)和混合胰管型(mixed-typeIPMN)。影像学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胰管梗阻后,影像学显示主胰管节段性或弥漫性扩张>5mm为MD-IPMN;囊肿>5mm,与主胰管相通,但没有主胰管扩张则为BD-IPMN;同时存在上述两种影像学表现时为混合胰管型IPMN。CT和MRI(包括MRCP)表现为主胰管中度至明显扩张,十二指肠乳头可增大并突入肠腔内,胰管壁上的乳头突起由于较小且扁平不易显示。分支胰管型好发于胰腺钩突,也可位于体尾部,CT和MRI主要表现为分叶状或葡萄串样囊性病变,由较小囊性病变聚合而成,且有交通,也可融合而呈单一大囊样肿块,3mm的乳头状突起难以显示。主胰管可轻度扩张,也可同时伴有胰腺萎缩。MRCP多方位重建,可更形象显示囊性病变的特征。混合型表现为胰腺钩突分支胰管扩张合并主胰管扩张,也可表现为体尾部分支胰管和主胰管扩张的组合。如肿瘤内出现10mm的实性结节、主胰管扩张10mm、弥漫性或多中心起源、壁内钙化及糖尿病临床症状,应高度警惕,提示为恶性IPMN。病理学病理学根据IPMN上皮细胞的异型性分为IPMN伴低、中、高度异型增生和IPMN伴浸润性癌。显微镜下可见肿瘤内有无数的小乳头,表面覆以柱状上皮,上皮分化程度差异较大,可从不典型增生到乳头状腺瘤或腺癌,也可混合存在。因此,有学者也用IPMT指代恶性或潜在恶性肿瘤的IPMN。MD-IPMN的恶变风险相对较高,38%~68%的MD-IPMN切除标本中存在高度不典型增生或胰腺癌。对于MD-IPMN,各指南观念较为一致,均主张积极治疗,而BD-IPMN的处理方式分歧较大。鉴别1.IPMN应与其他胰腺囊性病变鉴别。IPMN可引起胰腺炎表现,使其与慢性胰腺炎导致的胰管扩张和假囊肿形成鉴别有一定困难,若出现壁结节、乳头状突人十二指肠腔有助于IPMN的诊断,而慢性胰腺炎引起的胰管扩张呈串珠状,并可见粗大钙化,这在IPMN罕见。2.胰腺导管癌坏死囊变后虽也可表现为囊性肿瘤,但其周围仍可见实性成分,加之极易侵犯胰周主要血管及嗜神经生长等特性与IPMN明显不同,易于鉴别。3.黏液性囊性肿瘤囊内也可见壁结节及分隔,但其多位于体尾部,中年女性好发,多为单一大囊或几个大囊组成圆形或卵圆形肿块,不伴主胰管扩张。IPMN好发于老年男性,多位于胰腺钩突,主胰管不同程度扩张,二者鉴别不难。浆液性囊腺瘤虽也可呈多发微囊样表现,但其发病年龄轻且中心可见星状纤维瘢痕及日光放射状钙化,可与IPMN鉴别。国内指南(中华医学会,年)建议所有MD-IPMN均行手术治疗,并且常规行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证实切缘阴性,否则须扩大切除范围;对于BD-IPMN,肿瘤直径<3cm者可随访观察,但若存在以下恶变高危因素,应积极手术处理:(1)肿瘤直径>3cm;(2)有壁结节;(3)主胰管扩张>10mm;(4)胰液细胞学检查发现高度异型细胞;(5)引起相关症状;(6)肿瘤快速生长≥2mm/年;(7)血清CA19-9水平高于正常值。年修订的福冈共识(国际胰腺病协会,IAP)认为:对于存在梗阻性黄疸、增强壁结节≥5mm或主胰管扩张10mm等“高危因素”的BD-IPMN,强烈建议手术治疗。有以下任一“担忧特征”,建议进一步行EUS检查:临床诊断为胰腺炎,或影像学检查提示:(1)肿瘤直径≥3cm;(2)增强壁结节≤5mm;(3)囊壁增厚或增强;(4)主胰管扩张5~9mm;(5)胰管直径异常伴胰腺远端萎缩;(6)淋巴结肿大;(7)血清CA19-9升高;(8)肿瘤生长速度≥5mm/2年。若EUS检查提示壁结节≥5mm、主胰管可疑受侵或细胞学检查怀疑恶变,亦需手术治疗。对于不存在上述“高危因素”和“担忧特征”的BD-IPMN,考虑到恶变风险与日俱增,推荐囊肿直径>2cm的年轻患者(<65岁)同样积极手术治疗。MD-IPMN的治疗与BD-IPMN相类似。年欧洲循证指南也提出了IPMN的绝对手术指征和相对手术指征。绝对手术指征:(1)细胞学检查发现癌变或重度不典型增生(high-gradedysplasia,HGD);(2)囊内含有实性成分;(3)肿瘤相关性黄疸;(4)增强壁结节≥5mm;(5)主胰管扩张≥10mm。相对手术指征:(1)肿瘤生长速度≥5mm/年;(2)血清CA19-9升高(>37U/ml,无黄疸情况下);(3)主胰管扩张5~9mm;(4)囊肿直径≥4cm;(5)新发糖尿病;(6)急性胰腺炎(排除其他病因);(7)增强壁结节<5mm。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jc/169107.html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
本文只作为学术分享,不涉及商业。如侵必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jc/169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