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医院官网 http://www.bdfyy999.com/guanyuzhongke/dashiji/

扫码,教你建社群足不出户,一部手机将生意做遍全国!

糖尿病的检测很多人就像雾里看花一样,除了测血糖,并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判断。其实,通过分步预测,只要3个步骤,就能有效便捷地筛查,并能帮助自我判断和早期发现糖尿病。

糖尿病诊断应该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是否有糖尿病;第二,是哪种类型糖尿病;第三,有无糖尿病并发症。

第一步:诊断是否有糖尿病

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得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认同,并在中国正式执行。

有糖尿病症状(如多尿、多食、多饮、消瘦),且符合以下三条之一者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随机(一天中任意时间)血浆血糖≥.mmol/L;

空腹血浆血糖≥7.0mmol/L;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两小时血浆血糖≥.mmol/L。

诊断说明:

无症状者诊断为糖尿病应有两次血糖测定结果达到以上标准。

在急性感染、外伤、手术或其他应激情况下,虽测出明显高血糖,亦不能立即诊断为糖尿病,需在应激情况结束后重新检测。

理想情况均应进行OGTT试验,如果因某种原因不适于进行OGTT,或儿童糖尿病症状重、血糖高、尿糖阳性、尿酮体阳性,可不进行OGTT试验。

三步帮你发现糖尿病

第一步:查4项指标。空腹血糖、血脂、血压、体重。其中,如果有一项异常,就应该进一步检查。

第二步:再查2项指标,即糖化血红蛋白(百分之六点一)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被视为评判糖尿病疗效的金标准,其大于百分之六点五,可协助诊断为糖尿病。此外,糖化血红蛋白也可以作为一项预测指标。如果大于5.6,那么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就会上升。因此,上两项指标如果有一项异常,就有必要进行第三步检查。

第三步:糖耐量和胰岛素水平。如果糖耐量异常,或者胰岛素水平偏高,说明已经存在胰岛素抵抗,处于糖尿病前期,此时如果不开始干预,很快就可能进展成一个真正的糖尿病患者。

此外,在喝糖水试验的口服糖耐量测试时,最好好能够检测糖水试验前(0分)、喝糖水后30分钟、60分钟、20分钟和80分钟5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根据这5个点的血糖水平,可以有助于医生判断你是一个胰岛功能尚可、处于高胰岛抵抗状态的患者,还是胰岛功能已经逐渐衰竭的患者。根据胰岛功能的不同状态,能帮助医生制订不同的治病策略,找到最合适的控糖方法。

第二步:糖尿病的分型0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一般8岁前起病,多为消瘦,发病较急,糖尿病症状明显,需要胰岛素治疗才能控制病情。患者常出现酮症,尿酮体阳性,血胰岛素、C肽水平低,甚至测不出,体内胰岛β细胞抗体常持续阳性。

02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属于型糖尿病的亚型,其特点为:成人起病,病情进展缓慢,早期可不依赖胰岛素,发病时多不肥胖,血胰岛素、C肽水平可偏低,体内胰岛β细胞抗体常持续阳性,具有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

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约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5%以上,其病因现认为由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主要为运动不足和热量摄入过剩)共同促发,种族、家族史、不良生活方式、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血脂异常、老年和糖耐量异常是其危险因素,对上述人群应加强血糖监测,必要时早期干预。

04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包括一系列病因比较明确或继发性的糖尿病,由基因缺陷、其他内分泌疾病、药物及化学品、手术、感染等引起。

05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筛查时间一般选择在妊娠24~28周之间。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应在产后6周或更长一段时间重新进行糖耐量试验,大部分患者血糖可恢复正常,但其在若干时间后发生糖尿病的机率可明显增加。

糖友要做的检查项目有什么?

我们知道,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可以导致心、脑、肾、眼、神经等多脏器损害。因此,在确诊糖尿病以后,还应进一步全面检查,明确是否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肥胖以及其它代谢紊乱,有无糖尿病引起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病情严重程度究竟如何?只有把这些问题彻底搞清楚了,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针对性治疗。这些检查包括:

、全天血糖检查:包括空腹、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及凌晨3点血糖,这对了解病人全天血糖的变化规律,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2、糖化血红蛋白:随机血糖检查受各种偶然因素影响比较大,如喝含糖饮料、吃甜食、失眠、情绪差、感冒发烧等都对血糖有影响,而糖化血红蛋白则不受这些偶然因素的影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近2~3个月内的总体血糖水平。另外,它还是预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

3、胰岛功能检查:目的是了解患者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以及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从而指导临床用药。如果有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应首先选用胰岛素增敏剂,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才会取得好的疗效;如果病人胰岛分泌功能严重衰退,胰岛素促泌剂(如磺脲类药物)效果往往不佳,而应采用胰岛素治疗。

4、血脂及血黏度:糖尿病病人往往同时合并脂代谢紊乱及高黏血症,这些都属于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与糖尿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直接相关,因此,应当及早检查、及早发现、早期干预。

5、血压:大约一半左右的糖尿病病人同时合并高血压。同样是高血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比单纯高血压预后要严重得多,因此,对糖尿病病人的血压控制要更加严格,一般要求控制在30/80毫米汞柱,对已出现蛋白尿者,要求血压控制在25/75毫米汞柱以下。

6、肝肾功能检查:因为药物都必须经肝肾代谢,所有的毒副作用都会对肝肾功能有影响。如肾功能异常,磺脲类药物要选择格列喹酮(糖适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要选择苯那普利(洛汀新)、福辛普利(蒙诺)等双通道的药物(双通道的药物是指可同时经肝肾排泄的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对肾功能影响相对比较小。如果肝功明显异常,应禁用双胍类及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最好换用胰岛素治疗。

7、眼科检查:了解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往往没有症状,晚期则没有良好的控制方法。所以,糖尿病病人初诊时就应做眼科检查,以后每年复查,对比观察病情有无发展,绝不能等到眼睛看不清楚时才去查眼底。

8、神经科检查:通过神经肌电图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也可采取更简单的办法,用0克单尼龙丝检查病人肢端皮肤的触觉。另外,还应做自主神经方面的相关检查,例如,做立卧位血压测量,以判定有无体位性低血压。

9、心电图、心脏彩超:了解有无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是否给予抗凝、扩冠等药物治疗。

第三步:诊断有无并发症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昏迷。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包括大血管病变(如冠心病,高血压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

得了糖尿病怎么调养?饮食、运动、用药、学习、检测是为糖尿病患者保驾护航的五驾马车,只要在这五个方面下好功夫,就能降低高血糖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活到天年。

这段视频曾经帮助很多的病人恢复健康,可以让一人学习三代人受益;让很多家庭改变习惯,远离大病;

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懂健康的人

让从事健康行业者变得伟大起来

想要提高成交率

让顾客主动咨询

扫以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wh/1690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