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是现代社会发病率很高的一种疾病,病变与肺、胃、肾甚至五脏都有关系,又以肾为关键。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可以概括为“三多一少”:“三多”指多饮、多食、多尿,“一少”指身体消瘦。

临床上根据症状的不同及病变轻重程度的不同,将糖尿病分为上、中、下三消。

上消,主要表现是口渴,这跟肺热有关;

中消,主要表现是多食,跟胃热有关;

下消,主要表现为多尿,跟肾虚有关。

“药穴同源”,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个百药箱,里面装的药就是穴位。糖尿病也有其对应的“药之穴位”。

穴位降糖有双向的调节作用,不用担心引起低血糖,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有助于减轻症状,减少或预防并发症。

针对糖尿病“三多”的症状,各有不同的治疗穴位

缓解烦渴——鱼际穴

上消跟肺阴不足、肺热有关,表现为多饮的症状,因此应突出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可以掐鱼际。鱼际穴属手太阴肺经的荥穴,位于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具有清肺热,利咽喉的功效。

快速取穴:仰掌,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在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控制食欲——内庭穴

中消跟胃阴不足、胃热有关,表现为多食的症状,因此应突出清胃泻火,养阴增液。可以掐内庭。内庭穴位于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用食指和拇指放在脚面和脚底,上下对掐揉内庭穴,具有清胃泻火,理气止痛的功效,可以控制食欲,治疗口气重、便秘、打呼噜、磨牙、胃火牙痛等。

快速取穴: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第二跖趾关节前方,2、3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缓解尿多——关元穴

下消跟肾阴不足、肾虚有关,表现为多尿,因此应突出滋阴固肾。可以按摩关元。

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脐下3寸,是任脉起始穴又是至阴的穴位,双手搓热后快速按摩此穴位,可以滋补肾阴,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快速取穴: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

糖尿病的12个典型信号一定要记牢

1.视力下降

糖尿病可以引发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而且进展较快。

2.皮肤瘙痒

这在秋冬二季尤为明显。这种瘙痒的患者,往往难以入睡。其中,女性的阴部瘙痒格外多见。

3.手足麻木

糖尿病可以引发末梢神经炎,让患者出现手足麻木、疼痛以及烧灼感。还有的人,走路的时候仿佛踩棉花,足部的感知出现了异常。

4.泌尿系统感染

糖尿病引发泌尿系统感染是常见的现象。菌尿往往起源于肾脏,容易引发肾盂肾炎,而且发热期比一般的泌尿系感染发热期长。

5.胆囊炎反复发作

糖尿病诱发胆囊炎的情况是十分多见的。而且,这种胆囊炎可以不伴发胆囊结石。

6.排尿发生困难

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患者发生排尿困难的,占总人数的21.7%。所以,男性如果发生排尿困难,应筛查糖尿病。

7.顽固的便秘和腹泻

糖尿病会导致顽固性的腹泻和便秘,一般的治疗方法收效甚微。尤其是腹泻,在使用抗生素后几乎没有任何效果。

8.勃起功能障碍

对于男性来说,糖尿病可以引发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性功能障碍,其中不同程度的阳痿占60%。

9.女性上体肥胖

女性的腰围和臀围的比大于0.8,无论体重多少,都要提防糖尿病。根据统计,这类人的糖耐量异常率达到60%。

10.脑梗死

糖尿病人更容易发生脑梗。因此,有脑梗的人要检查一下血糖。

11.反复发生皮肤化脓感染

毛囊炎、疖肿、痈等,此起彼伏,长期不愈,要怀疑糖尿病血糖异常所致。

12.女性习惯性流产

女性如果反复出现流产,阴道炎反复发作,也需要考虑糖尿病的可能。

文字

程氏针灸

图片

来自网络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

医疗机构

医院-医保定点(远大路青清商厦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wh/1718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