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的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消瘦,精神倦怠,尿糖以及血糖升高。严重时可致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的代谢也相继紊乱,尤其是脂肪代谢紊乱可引起酮症酸中毒、失水、昏迷等。原发性糖尿病的病因迄今不清。本节叙述的是由于胸椎后关节紊乱所致的糖代谢紊乱。
(一)病因病理
胰腺的交感神经发自胸6~10脊髓侧角,经腹腔丛,在脾旁分为胃十二指肠支和胰十二指肠支,支配胰腺血管收缩及抑制分泌;副交感神经来自迷走神经背核,经腹腔丛分为脾及胃十二指肠分支,在内脏附近为终末节,支配分泌增加和血管舒张。交感神经在脊椎损害处因椎关节错位,尤以滑脱式错位时骨性压迫而损害及脊髓、周围神经的同时,可致交感节前纤维发生脱髓鞘的炎症病变,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而致胰岛血循环障碍及分泌紊乱。交感神经受刺激而兴奋,除直接引起血管收缩外,还使交感-肾上腺功能亦增强,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副交感神经功能相对抑制,而致胰岛分泌下降,又使肝糖原分解而血糖升高。血糖的持续升高,是各系统继发性损害的主要原因。
(二)临床表现
多尿最常见,每天~mL,甚至多达mL以上,小便次数亦多,每日可达20余次。其次为多饮、多食、消瘦。另外,还可有皮肤瘙痒,四肢酸痛或麻木,视物不清。
(三)诊断要点
1.有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多尿、形体消瘦及尿有甜味等表现。
2.辅助检查:查空腹血糖连续2次以上7.8mmoI/L,任何时间查血糖超过11.1mmoI/L。糖耐量试验(口服75g葡萄糖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I/L。必要时还可以做尿酮、尿糖等检查。
3.触诊检查:背肌紧张,在棘突间有摩擦音或筋络滚动感为棘上韧带剥离的表现。胸6~10旁一侧或双侧压痛,急性期压痛明显,慢性期压痛较轻。从棘突偏移的位置可判断椎体错位类型:棘突前凹或后凸,为胸椎前后滑脱式错位。上下2个棘突偏歪,方向相反,为胸椎左右旋转式错位。棘突单个或多个向同一侧偏移,为胸椎侧弯侧摆式错位。邻近棘突间出现变宽或变窄现象,上宽下窄为仰位式错位,而上窄下宽为倾式错位。若兼有上述2种以上错位表现为混合式错位。
4.X线检查:有时胸6~10可有多椎体呈现不同程度的侧弯或略有旋椎现象,椎体前缘可有轻度骨质增生。
(四)圣本堂手法复位治疗
1.先松弛背部软组织。
2.根据胸椎错位类型,分别选用俯卧位双向分压法、旋转分压法、俯卧冲压法、仰卧垫压
复位法,立位靠墙垫压复位法或坐位扳肩膝顶复位法,对年老体弱或骨质疏松者,宜用悬提摇摆复位法。
附典型病例:男性,32岁。背腰痛、胸闷9日,糖尿病15个月。连日打保龄球致腰背痛、胸闷,曾敷药及服跌打药效果不明显。于15个月前体格检查发现有糖尿病后,一直服药治疗。5天前检验空腹血糖11.2mmol/L。触诊检查,右背斜方肌、菱形肌、背阔肌紧张,胸5~8棘突偏歪、压痛明显,腰3横突有硬结,压痛。上身旋转及前屈受限。X线片显示胸椎略侧弯,胸5~8棘突偏离脊柱中线,双侧腰3横突较长。诊断:糖尿病(胸椎后关节紊乱)。
治疗:用手法摇腿揉背松驰背部肌肉,再用单向冲压法纠正胸椎侧弯及棘突偏歪,点按腰3横突。4次治疗后背痛明显减轻。再继续用上法加水针治疗(不用葡萄糖液),隔日一次,另嘱病者每天在单杠悬吊及做引体向上,俯卧位进行飞燕式背肌锻炼,经常去游自由泳或仰泳。治疗21次后复查空腔血糖5.9mmol/L,尿糖正常。此后病者每3~6周来检查及巩固治疗一次,并坚持上述锻炼,一年后复查糖尿病无复发。
饮食宜忌:
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增加蛋白质含量,对肥胖超重患者应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宜采用豆油、菜油、玉米油、茶油等植物油作为食用油。进食山药、薏苡仁、南瓜、西瓜、草莓、藕汁、豌豆、绿豆、豇豆、莲子、枸杞子、银耳、泥鳅、黄鳝、蚌肉、猪胰、牛乳等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和缓解症状的作用。禁用含糖过高的甜食。限制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究竟如何预防糖尿病?
你知道吗?年全球20~79岁糖尿病患者总数有多少?
答案是:5.82亿
占该年龄段人口总数的8.3%
Q2:一年糖尿病患者死亡有多少人?答案是:万占该年龄段死亡总数的8.4%,与年糖尿病死亡人数相比,增加了11%。
从人群分布来看,男性多于女性,城市多于农村,40~59岁年龄段患者人数最多,超过80%来自中低收入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患病率增长速度快于发达国家。从区域分布来看,西太平洋地区患者总数最多,中南美洲患病率增长最快,非洲死亡率最高,欧洲是儿童患病率最高和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世卫组织预测,到年,糖尿病将成为全球第七大主要死亡原因。
年的家族沉淀,
七代人成就一双手,
脊柱健康问题,
来就对了。
▼?云南圣本堂
问诊预约:—
白癫风医院在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比较好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f/162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