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近年来在国内渐呈上升趋势,令人心忧。

血液如江河,在体内川流不息。通常讲的血压指动脉压。西方现代医学,对人体各项指标的量化,对身体生理、病理的深入研究,仍不能解释高血圧的真正原因。

(一)

现代西医学认为,血压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高血圧的治疗,以此为用药的根据,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达到降压目的。

一旦确诊为高血圧,多数患者都接受西医降压治疗。血压如电压,电压由电流和电阻决定,血压由血流和总的外周阻力决定。降压药物在不断更新,原理不变,能暂缓症状,有时也能解除危机。按其药理,需要终身服药,明确告诫有损内脏,尤其伤肝肾。

血压的变化,是身体机能的自我调节,是某些脏器和组织出现问题后,身体的自我调节,要求心脏要加大压力,满足血液供应。而降压药物,一味降压,进而引起其他脏器、组织的损害。如利尿剂,副作用是诱发糖尿病,升胆固醇、甘油酯和尿酸;β-受体阻滞剂,副作用是心率过缓,末稍循环不良;钙离子拮抗剂的副作用会诱发支气管哮喘、升血脂、扩张血管而降压,引起头痛、心跳加快、踝部水肿等等。

收缩压的升高,或由于心脏输出受阻,此时西医学,会用血管舒张剂,以期有降压效果。如有些患者是脊柱的问题,以颈椎最为多见,而舒张、扩张血管,实则谬矣!或身体其他脏器、组织因炎症或缺氧而呼救,需要血液,需要氧气。心脏加大压力,满足其需要。而此时用药,如β-受体阻滞剂降压药的药理减少排出量,减量心率,血压指标下降,实则是围魏而不救赵也。

舒张压的升高,是许多高血圧病患者主要症状,然而更是西医学降压药的弱项。舒张压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往往是血液在肺部的肺泡二氧化碳和氧气不能充分交换,动脉血液含氧量低,身体各部分得不到饱含氧气的血液,舒张压升高是集体无奈的补偿反应。此时,降压药物无论通过神经还是调节,如β-受体阻滞剂或扩张血管,都收效不大。

世界观不同,方法论有异。如此南辕北辙,知道地球是圆的,也能到达目的,可惜往往时过境迁,机体已是乱象丛生。

(二)

中医里本没有高血圧病一词,眩晕、头痛、肝风内动等会有高血圧的症状。无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圧,都是肝肾不足。西医学讲的高血圧病有三大严重并发症:心脏疾患、脑中风、肾动脉硬化和尿毒症等。逆向思维,高血圧只是一个症状。是人体的心脏、肾脏、脑血管等等出了问题,才引起血压增高。只是解决症状,而忽视脏腑整体失衡的机能,舍本逐末也。血压超出正常值,五脏六腑的疾患,处于隐匿的状态。或许不能用西医的仪器、手段检测出来,其实很多人的已经有头痛、胸闷、烦躁、记忆力减退、尿频、男性勃起障碍等等症状。没有不适症状的人,实乃身体报警机制不够灵敏,更为危险。

中医有阴阳学说,阳证浅表,阴证深入。高血圧病,是阴证,是最本低层面的厥阴系统出了问题。厥阴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西医学的心脏病,多是中医讲的心包经的症状。与高血圧病互为狼狈的糖尿病,就是中医厥阴经的病。男性勃起障碍,也是厥阴经的问题。阴茎属于宗筋,肝主筋。自美国风行的“威尔刚”,本是治疗心绞痛的药,后发现可以促进男性体内血液循环,促进阴茎海绵体快速膨胀。其实这个药应该主要走厥阴经,长期服药,消耗肝肾的能量,竭泽而渔也。

肝主筋,中医的筋,人体不但包括肌腱、韧带,且包括筋膜。血管、神经本身也有结蹄组织的筋膜,它们本身也会强直、挛缩,失去柔和之性。大脑、小脑内部也有更为细致的神经、血管,它们是不是也有属于筋膜的更微观的组织呢?

肝主条达,筋要舒展条达,有韧带、弹性。《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头脑的眩晕,属于肝的问题。脑部有微细神经和血管,这些神经、血管、筋膜的挛缩、拘紧,使神经及血液循环的功能失常,而引起眩晕、头痛等诸多症状。

这些症状多是肝为寒邪所困,需要温肝、柔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肾是为肝提供能量和温度的。肾为先天之本,肾的元气通经脉温煦肝脏,发挥其温通全身经脉的作用。肝肾同源,相互濡养。

诊断寒症,从脉象、舌象及腹诊都能观察到迹象。关键要能认识到假热真寒,上热下寒,外热内寒。有郁而生热,出现脉数,就是脉象快。有舌象黄腻但舌头的本底是暗红瘀滞,这是假热。脸红、情绪易噪动,腹诊小腹冰凉,上热下寒。有手脚虚热者,或多汗,或无汗,与前症相参,认识根本。

(三)

高血圧病或是主症,或是兼症,复杂多变。医者能识得标本,用药分清次第,效果自会彰显。

现代中医教育,对眩晕头痛、急躁易怒者,泻肝火;眩晕、烦躁者,镇肝风;眩晕、头痛、呕吐痰涏者,化痰祛湿。上述三种,皆是治标,有一时之效,不可久用。

传统中医讲的风、火、痰抽象笼统,远不如西医的血压计清楚明了;而中医的脉象有几十种,也难以让人究竟。

高血圧病,可以配合腹诊及背部、脊柱的观察,明确诊断,配合针灸加强治疗。

腹诊,在肋下、中脘、肚脐四周往往有痞结,肚脐下的关元、气海用手背搭上,能感受小腹寒意。在背部脊柱及膀胱经,检查压痛点。颈部胆经的风池穴,膀胱经的天柱穴,一侧按压有痛点,背部心俞穴、肺俞穴及腰部俞穴,皆有痛点。

我在临床中,对治西药联合应用后,仍不能理解降压者,针刺天柱、风池两穴,当时取效。颈动脉是头部供血的主要通路,颈部气脉的畅通,对血压稳定影响甚大。

腹部的上院、中脘及肚脐四周,属于冲脉、任脉,我针刺诸穴,再用王氏药脐灸能顺利达到小腹,影响肝肾,温通冲任经脉,继而通达周身,血压高低之忧患皆能化解。

灸法,能治标,亦能治本。若取王氏热透灸治疗,每天一次,月余完成,对于中青年高血压,能绝隐患。

高血圧危象,需急救,或针或灸或药,联合运用,针需久留,灸需大壮,药需足量。危象过后,需缓图,春风化雨,缓缓图之,以企改善体质。

第六期王氏热透灸培训内容:

1:王氏热透灸及病案分享

2:王氏药脐灸

3:王氏太乙神针灸

4:王氏长蛇灸

5:麝香药丸灸

6:苇管灸

7:扶阳针法

8:阴阳辩证之要点

9:上午临床带教,下午晚上理论学习

10:大疱灸(不留瘢痕)治疗各类疑难杂论

等等......

第六期王氏热透灸加盟培训通知】

穿筋透骨,功力强大,诚乃艾灸界霹雳手段,攻克大病顽疾势如摧枯拉朽,充分展现古灸大法四两拨千斤的太极功力!

★王氏热透灸的特点

1、药艾条直径4cm,多根并用(3—16根)2、无需人工手拿(有专用灸器)3、无烟(激光艾烟净化器)4、大面积、短时间、近距离、高温度、药力峻、强渗透、立即有灸感5、无痛、高效、不留瘢痕、病患易于接受

6、独到火力定灸技术

★王氏热透灸的理论依据古代艾灸技术的继承与发扬。

★为什么要用药艾条直径4cm,多根并用?不用这个量,若治大病顽疾,无疑是缘木求鱼、隔靴搔痒。

★王氏热透灸的功效

培补元气、回阳益阴、延年益寿、抗衰防疾

☆培训







































北京治白癜风好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f/162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