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指较长时间形成的某种错误认识或错误做法。如:这样做就是陷入了误区。

  众所周知,药物治疗是糖尿病防治“五驾马车”之一。那么,人们在药物治疗方面容易存在哪些误区呢?听听专家怎么说?

误区1:糖尿病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

  糖尿病的危害在于血糖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导致的并发症。急性并发症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慢性并发症具有高致残率,控制不佳的儿童可影响生长发育。因此在糖尿病患病早期就要严格控制各种代谢紊乱,预防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研究表明,早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在长期病程中可预防多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终身受益,这也被也称为良好血糖所产生的好的“代谢记忆效应”。

误区2:既然患糖尿病,就必须用糖尿病药物治疗

  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包括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病情监控。一些发现较早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单纯的饮食和运动治疗将血糖控制在比较理想的指标范围内。部分肥胖患者,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后,通过医学营养治疗、合理运动,再加上降糖药物的应用,能够成功将体重减至理想水平,停用降糖药物后,仍可继续保持正常血糖。部分消瘦且发病时血糖过高(HbA1C10%)的患者,进行了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3个月后停用了胰岛素,血糖仍能够在一段时间内维持正常。

误区3:一旦注射胰岛素就变成1型糖尿病了

  首先,不存在2型糖尿病向1型糖尿病转变问题,它们是发病原因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其次,1型糖尿病需要终身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在自身胰岛功能衰竭、内生胰岛素不足时也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特别是磺脲类降糖药存在着继发性失效问题(一种磺脲类药物用到最大剂量,空腹血糖仍然10mmol/L)。这与磺脲类降糖药作用机制有关,它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的。在继发性失效时,提示自身胰岛功能差,应该尽早换为胰岛素治疗。

误区4:治疗糖尿病中药比西药副作用少

  中药可以调节糖尿病患者机体功能状态,改善患者的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无力、皮肤瘙痒、视力下降、手足麻木、腰酸腿沉、多汗、便秘、阳痿等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或/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延长寿命。通过中医药调理,可以改善机体内环境,使西医降糖药发挥更好的作用效果,减少西药用量。但是,目前还没有发现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成分,因此降低血糖还要依靠有明确疗效的西药,只要根据降糖药物的适应症个体化用药,就可以避免西药的副作用。中药同样经过肝肾代谢,也是有副作用的,只是没有经过深入的研究阐述罢了。

本公号刊载、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北京白癜风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f/1660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