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
主题是:家庭与糖尿病
为什么一人得糖尿病要全家总动员?
得了妊娠糖尿病如何避免成为二型糖尿病患者?
……
广东卫生在线
请来多位权威专家为大家解答
医学指导徐谷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
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陈燕铭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
张莹广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
20岁以上糖尿病发病率达9.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以及少动多坐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影响,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它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
目前全球有糖尿病患者4.22亿人,其中二型糖尿病患者占比90%至95%。我国目前约有糖尿病患者9千万,且呈上升趋势,20岁以上的发病率为9.7%,糖耐量异常者高达15.5%。
由于糖尿病病程长、不易控制、医疗费用昂贵以及容易发生并发症等特点,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糖尿病列为三大疑难病之一。年至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为“家庭与糖尿病”,旨在呼吁家庭和全社会共同努力,携手预防糖尿病。
▲今天(14日),医院(左)、医院(右)分别开展糖尿病日公益义诊活动
应对糖尿病全家总动员陈燕铭教授告诉广卫君,得知患了糖尿病后,患者和家属往往出现两极分化,“一种情况是过分紧张,每次吃饭都把要吃的食物称一遍,摄入多少卡路里都算得清清楚楚。有些则是放任自由,什么都不管,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也没有定期随访的意识。”
陈燕铭教授建议,患者家属要了解糖尿病,积极配合患者治疗,特别是老年群体,家属的陪伴很重要,及时用药,正确打胰岛素,规范随诊,并发症筛查,很多都需要家属配合。
“如胰岛素的注射需要使用者掌握一定的医疗知识和使用技巧,一些老年患者眼睛看不清,又缺乏医学知识,控制不好注射剂量的话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医院开展知识讲座,向市民科普糖尿病防治知识
徐谷根教授向广卫君分享了一个研究结果,“调查组干预了60个有糖尿病患者的家庭,4个月后及8个月后血糖正常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徐谷根教授认为,通过有效的家庭干预,充分发挥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能让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具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管理,
患者及家属要记住这三点↓↓
◎学习糖尿病的病因、病情发展过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知识等,以提高家属的重视程度;
◎家属一定要控制患者的糖类饮食、培养患者规律的生活习惯、监督患者进行合适的运动,要求患者坚持服药,按时复诊;
◎家属通过全方位的家庭干预,让患者在备受关爱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陈波教授介绍,家属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不仅可以应用于糖友的疾病治疗,还可以应用于自身疾病预防,“让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参与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能有效消除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陈波教授在义诊现场为市民解疑答惑
除了糖友越来越多
准妈妈糖友也越来越多
为什么呢?
她们会发展为“真正的”糖尿病么?
一次糖耐测试准妈妈就戴上糖尿病帽子
很多孕妈妈都经历过糖耐检查,没通过的就会被确诊为妊娠糖尿病。不少孕妈妈会疑惑,“自怀孕以来,一直很注重饮食控制,之前也没有糖尿病,为何就通不过测试呢?”
徐谷根教授解释,糖耐量检测是国际公认的精准检测血糖状况的方法。“平时你吃饭吃多少,自己是不知道的,糖分摄入量无法精确计算。而通过糖耐测试,血糖结果正常才代表真的正常。”
预防变为终身糖尿病产后每3年做一次糖耐量检查
“妊娠期糖尿病母亲的糖代谢异常在产后多数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二型糖尿病的机会会增加,患病率比正常人群高几倍。”张莹主任医师建议,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6周就应该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产后至少每3年要做一次糖耐量检查,肥胖等高危人群更应每年检查一次。
张莹提醒,糖尿病高危人群,不论是本人还是其后代,都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避免肥胖,以减少患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产后一定要注意通过饮食结构调整,均衡合理饮食,控制每日食物摄入,同时增加锻炼,防止肥胖,减少或者推迟二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关研究显示,跟不干预的糖尿病前期人群相比,干预6年后糖尿病发病率可降低23%,干预20年后进行随访,发现仍然可以降低13%的糖尿病发病率。
专家介绍
徐谷根,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广东省肥胖与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及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伤口管理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常委。从事内分泌、代谢病工作2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糖尿病、肥胖症、甲亢、痛风、不孕、月经紊乱、生长发育障碍及疑难杂症等疾病诊治,成功治愈了近千例肥胖患者。
出诊时间:周一、周三上午(门诊三楼2号诊室);周五上午(2号楼13楼内分泌科主任办公室)。
陈波,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常委,广州市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广州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内科委员会委员。从事内分泌及代谢专业医疗、科研、教学22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诊治各型糖尿病及并发症(1、2型、特殊型及妊娠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结节及肿瘤),骨质疏松症,痛风,肥胖症,垂体-肾上腺疾病,继发性高血压,性腺疾病,生长发育异常,多囊卵巢综合症,内分泌肿瘤、遗传病及内分泌少见病等,尤其对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方面有较深造诣,对内分泌代谢系统的各种复杂疑难、危重病例有着较高的诊治能力。
出诊时间:周二、五上午;周三下午
陈燕铭,医院副院长、医院常务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慢病防治及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糖尿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南方老年医学联盟常务委员,梅州市医学会常务理事,梅州市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女性权益维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内分泌内科临床及教学工作20余年。
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肥胖症、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与代谢系统急重症和疑难病的诊断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天河院区)、周二上午(特诊)
张莹,广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内分泌代谢病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足病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内分泌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内分泌代谢病防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糖尿病学会常委,广东省内分泌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内分泌代谢用药专家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健康促进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常委,广东省营养学会委员,广州市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内分泌学会常委。
擅长:各型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继发性高血压、垂体-肾上腺、性腺疾病、生长发育异常、骨质疏松、代谢综合征等疾病诊治,尤对糖尿病、女性内分泌代谢病有较深造诣。
专家门诊:每周一上午,周四全天。
注意!注意!想了解更多就医挂号、养生保健、生活实用百科信息……赶紧扫码添加广卫君为好友,切记备注“健康”,邀您进群,我们与医疗大咖将尽心回答,更多权威专家的健康福利,我们陆续送上!
采写|林晴、尹蓁
编辑|Henin责编|黎晓心
通讯员|冯朱晓、朱健、周晋安、甄晓洲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欢迎分享此文,
让更多人了解糖尿病防治知识
为健康点赞!
点击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里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是哪家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f/16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