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口服降糖药物,最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就是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可药又不能不吃,怎么办?学起下面这些糖尿病护理小技巧吧!
1熟悉降糖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有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重度贫血的糖尿病患者,不应服用双胍类药物;
有慢性肠炎、腹泻、腹部手术恢复期及疝气的糖尿病患者,不应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
有心衰浮肿、活动性肝病及严重骨质疏松的糖尿病患者,不应服用胰岛素增敏剂;
有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不应服用胰岛素促泌剂。
合并肾病的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选择通过肾脏排泄的药物,可选择格列喹酮、诺和龙等通过胆道排泄的药物;
如严重肾功能不全,则应用胰岛素治疗。怀孕女性除双胍类药物以外,其他类药物原则上应当禁用。
2在合适的时间服药胃肠道症状是较常见的降糖药不良反应,尤其双胍类药物,建议糖尿病患者放在餐中服用,不要餐前吃。
α糖苷酶抑制剂需要同第一口饭一起嚼服;胰岛素促泌剂则最好在餐前半小时服用。
3从小剂量开始吃一般来说,胃肠道对药物的适应和耐受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刚开始的时候按照医生要求的药量来吃觉得严重胃肠道不良反应,可先将药量减到半片,一周后适应了再增加到1片,再过一周适应了再加量,一直到医生建议剂量为止。
4尽量联合用药以往在使用降糖药物时,往往是先一种药物“单打独斗”,然后逐步增加剂量,直至用到最大剂量血糖仍然下不来,才被迫采取“联合作战”,这很容易延误病情。一般药量越大,不良反应也越强。及时取联合用药,既可保证疗效,又能减少每一种药物的剂量,从而大大减少不良反应。
5小心低血糖为了预防低血糖发生,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注意规律的饮食、运动、作息等,还尽量不要选择强力、长效口服降糖药。在各类降糖药当中,只有胰岛素促泌剂才会导致严重的低血糖。
6肥胖糖尿病患者注意监测肝功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血脂异常、脂肪肝、肝功异常等,应注意监测肝功能。如果转氨酶越来越高,应及时停药,改用胰岛素,必要时可给予保肝治疗。
7使用特殊剂型如二甲双胍,肠溶片、缓释片比普通剂型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更少。
最后,如果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应马上停药,就医改变用药方案。以上这些糖尿病护理小技巧,大家都记住了吗?
张雪亮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
中医养生方向博士生导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养生文化推广专家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医养结合专委会会长
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擅长治疗
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癌、膀胱癌、乳腺癌、胃癌等肿瘤的抗复发、抗转移;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肤病等过敏性疾病;偏头痛、失眠、脱发、顽固性咳嗽、怕冷、出汗、无名发热等杂病;妇科月经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增生、甲状腺疾病等。
出诊详情
出诊时间:每周五下午、周六上午
医院:医院
长按或者扫描治癜风白癜风能根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f/168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