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有录音哦~录音:那小麦

每个糖人在确诊为1型糖尿病的时候,内心都充满了震惊,茫然,拒绝,害怕和伤心等等一些列的情绪。当这一系列负面情绪扑面而来,我们如何应对才能及时的改变心态,避免深陷“痛苦坑”,从而继续我们的人生路呢?

1、不是人为引起的1型糖尿病。很多糖友或者糖宝宝的爸爸妈妈在确诊为1型糖尿病后,总是到处找患上糖尿病的原因。曾经有一位糖宝宝的爸爸告诉我,他的宝宝有时喝可乐和养乐多,除此以外,没有什么不良的生活习惯……他们心中被一种负罪感包围,总认为是他们让孩子吃糖太多,没有好好让孩子养成好的饮食习惯而导致了糖尿病。其实1型糖尿病是因为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并破坏B细胞导致,不是因为我们做了什么或者吃了什么导致患上糖尿病。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因为患上糖尿病而追究自己行为习惯感到负罪感,人的身体本身是很复杂的综合体,谁都没有办法预测自己什么时候患病或者患上什么病。认识到这点,可以说这也是我们确诊为1型糖尿病解放自己的第一步,记住:这不是我们的错,也不是糖宝宝爸妈的错。

2、正常生活是我们的目标。在刚确诊为1型糖尿病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我们的生活受到了很多很多的限制。我们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去吃饭,去玩,去运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让我想起了尼克胡哲,他天生没有四肢,所有的事情必须依靠其它人的帮忙,而他的父母没有被他的状况吓到,也没有怜悯他,而是想尽各种办法让他能够独立完成生活的基本需求。例如,改装了家里的浴室,让他学会独立洗澡;训练他自己吃饭穿衣;鼓励他自己读书学习;让他能够正常的生活……(下图为尼克和他妻子及小孩的照片)虽然糖尿病目前无法治愈,它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不小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控糖方法,让糖尿病融入到我们生活中,让我们在饮食,运动,上学等生活方面和正常人一样。

3、控糖路上没有好与坏。我们的生活中从来不缺少成绩,排名和业绩报告,而糖尿病非常容易陷入自我评价或者不必要的别人评价中。不管意图是多么的好,在糖尿病里我们不需要道德判断。糖尿病患者需要知识,经验和理解在生活中日复一日的控制血糖。控制血糖像人生一样是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在控制血糖的时候,有太多的数字,极容易引起自己或者爱我们的人用好或者坏去评价我们所做出的努力。为了避免用好或者坏来描述血糖的控制,我们可以用“在范围内”,“高”或者“低”来描述血糖,用“在范围内“或者”不在范围内“来描述糖化。

4、糖尿病的护理取决于自己的选择。据说成年人每天平均要做出35,个选择。这些选择中有一半以上是习惯驱动的(即我们并不总是意识到这些选择),其余的则是有意识地做出的。但是这个总数量仍然很惊人。这些选择决定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我们选择的行为,还是我们不选择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遗忘某些行为在糖尿病世界中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试想一下,不注射预定剂量的胰岛素,或者在进行关键活动之前没有检查血糖值的影响;还有注射速效胰岛素后不进餐的后果的严重性。可以说,选择是自我管理血糖的有效货币。

5、不要跟别人攀比。你是独一无二的。当今我们生活在后社会媒体世界中。我们中的许多人通过在线平台不断与陌生人在线共享日常生活和内心深处的亲密细节。无论是通过帖子,图像还是视频剪辑,我们都希望其他人以我们希望他们看到的方式看到我们,反之亦然。糖尿病在线平台以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f/170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