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糖尿病,大家可能会很容易把它和“吃糖吃多了”联系在一起,平时少吃糖,就不会有这个病。你也是这样想的吗?糖尿病究竟和吃糖多少有没有关系呢?糖尿病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答案就在下面~

01

糖尿病是什么?糖尿病怎么来的?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目前尚不能治愈,需要终身治疗。(图自央视新闻,侵删)说到糖尿病怎么来的,就要先扒一扒糖尿病,按照我们已有的科普常识都知道,疾病的类型不同,病因来源就会有所不同。那么糖尿病会有哪几种类型呢?1、原发性糖尿病包括下面我们要说的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它俩都属于原发性糖尿病。2、继发性糖尿病比如胰腺疾病造成胰岛素合成不了,分泌不出来,或者是由于其他内分泌的原因引起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太多等情况。(图自网络,侵删)虽然引起原发性和继发性糖尿病的病因至今尚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是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引起糖尿病的基本原因离不开下面2点:第一点是遗传因素,也就是说糖尿病是有遗传性的,遗传的是容易得糖尿病的基因。比如1型糖尿病遗传的是胰岛容易发生遭受病毒侵害,并发生自身免疫性破坏的基因;对于2型糖尿病,一般认为此型为一种多基因的遗传病,遗传的是容易发生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基因。

胰岛素又是啥?

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蛋白类激素,具有维持血糖浓度稳定的作用:当体内血糖升高的时候,胰岛素会将多余的葡萄糖转换为糖原,并通过抑制糖异生途径来降低血糖;当体内血糖降低的时候,胰岛素分泌就会减少,并且促进体内升糖激素的增加。

我们常听到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打胰岛素”,打的就是它,胰岛素在临床上对糖尿病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点是后天因素,或者说环境因素。但是,如果光有遗传倾向这种先天的因素,还不至于得糖尿病,还需要有后天的因素,比如热量摄取太多、活动量下降、肥胖、吸烟以及心理压力过大等。后天因素中的“肥胖”,已成为2型糖尿病产生的重要原因,健康饮食、管理体重对于预防糖尿病很重要哦!(图自网络,侵删)

02

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各有哪些特点?如何区别?1型糖尿病急性起病,症状明显,即“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2型糖尿病慢性起病,症状相对不那么明显,要通过血糖监测才能发现。具体可参考下文:1、1型糖尿病主要为因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或显著减少。通俗的说也就是我们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出现问题了,产生的胰岛素太少,无法让血糖保持稳定,如果此时再不注意饮食,吃太多含糖的食物之后,血糖自然会上升。2、2型糖尿病这类糖尿病显著病理生理学特征为胰岛素调控葡萄糖代谢能力的下降即胰岛素抵抗。其实这类病人体内的所产生的胰岛素不一定是少的,甚至还会多于正常人,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导致体内这些胰岛素不干活,身体对胰岛素敏感度下降,因为无法起到保持血糖稳定的作用。有研究表明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也就是说吃糖和糖尿病并无直接关系,但是,如果你经常吃糖又不运动导致肥胖的话,是会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就很可能会得糖尿病。为了远离糖尿病的“入侵”,管住嘴、迈开腿势在必行!(图自网络,侵删)3、特殊类型糖尿病这类糖尿病主要是因为基因突变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进而使胰岛素产生减少。4、妊娠期糖尿病病因主要为妊娠后胰岛素抵抗增加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导致高血糖。(图自网络,侵删)

03

糖尿病高危人群有哪些?上面说到糖尿病致病因素有很多,像二型糖尿病主要是肥胖引起,那除了肥胖人群还有哪些人群易得糖尿病呢?我们接着往下看。1、40岁以上人群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糖尿病高发年龄大约在40~59岁之间。2、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盐和高糖食物就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糖尿病的发病机率。(图自网络,侵删)3、有代谢综合症的人群代谢综合征包括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黏、高尿酸、高脂肪肝和高胰岛素血症等,有以上三种的人群易得糖尿病。4、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如果家族中有出现糖尿病家族史,那么后代患上糖尿病的几率就会高于正常人。(图自网络,侵删)

04

糖尿病属于重病吗?会有并发症吗?其实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两种。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低血糖以及合并感染等。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眼部病变、糖尿病足、神经病变、口腔病变、听力受损以及皮肤病变等。(图自网络,侵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10%是肾病变所致。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且很难治疗,因此尽早预防治疗糖尿病至关重要。(图自网络,侵删)

05

日常如何预防或管理糖尿病?1、饮食管理少食多餐,吃到八成饱。多吃低糖、低脂、低盐的食物。要控制热量、糖分的摄入,同时营养均衡。(图自网络,侵删)2、血糖监测定期的进行血糖监测是治疗糖尿病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有助于患者更好了解自己病情动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3、合理运动运动治疗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建议每周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糖尿病病人可以进行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体操运动、打太极拳等运动。4、借助药物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目前糖尿病治疗药物包括口服药和注射制剂两大类,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图自网络,侵删)*本文仅做健康科普,具体检查或诊疗还请遵循医生指导。

HPV疫苗预约正在进行中ing

长按复制添加客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f/172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