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友咨询说最近几个月,不知何故,血糖复查结果一次比一次高,加大药量效果还是不好。起初他曾怀疑药品质量有问题,后来换用同类进口药品后还是不见效。这位大惑不解,本来用着效果不错的降糖药,怎么说不管用就不管用了呢?

  

这是较为典型的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口服降糖药失效与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密切相关,常见于胰岛素促泌剂(包括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因为此类药物(如优降糖、消渴丸等)主要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发挥降糖作用,起效的前提是体内存在一定数量的胰岛β细胞。

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人在诊断之初,胰岛功能就已降至正常人的50%,此后,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胰岛功能将以大约每年5%的速度衰减,直至完全衰竭。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2型糖尿病人服用胰岛素促泌剂开始阶段效果好,以后越来越差,最终完全失效。因为在病程早期,患者仍保留一定的胰岛功能,而到了病程晚期,患者胰岛功能已完全衰竭。

口服降糖药失效后该咋办?

一旦发现胰岛素促泌剂失效,应及早加用胰岛素联合治疗,这对于迅速控制血糖,减轻高血糖的毒性作用,保护残存的胰岛功能很有意义。不仅如此,两者联用还可节省外源性胰岛素用量,避免高胰岛素血症的危害。临床上有些继发性失效的病人,配合胰岛素治疗一段时间后,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可以重新恢复对口服降糖药的敏感性。

当然,如果患者胰岛功能完全衰竭,丧失分泌功能,则应完全换用胰岛素替代治疗。

如何防止和延缓口服降糖药物失效?

口服降糖药之所以失效乃胰岛功能衰竭使然,而长期高血糖的毒性作用是导致胰岛功能衰竭的罪魁祸首。因此,延缓或避免口服降糖药物失效,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早解除糖毒,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延缓其衰竭。此外,严格控制饮食,加强体育运动,避免肥胖,减轻胰岛素抵抗,也是必不可少的防治措施。

研究已证实,应用中科院专利技术研发的肉桂化糖方,可以促进胰岛β细胞增生和分化,有效保护及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应用,可以起到延缓胰岛功能衰减,预防口服降糖药失效的作用。

发生口服降糖药失效以后,糖友不要太悲观恐慌,口服降糖药失效并不意味着无药可医,通过联合或改用胰岛素治疗,完全可使患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f/1725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