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管理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分,对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有重要意义,拜唐苹?(阿卡波糖)是中国2型糖尿病人群餐后血糖管理的良好选择,在拜唐苹?进入中国20年之际,我们特别走访了中医院李医院朱大龙教授,听听他们关于糖尿病餐后血糖管理的观点。
阿卡波糖——中国餐后血糖管理的翘楚李焱中医院
ADA和IDF指南对餐后血糖和餐前血糖控制目标的推荐5年前,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临床实践指南并没有对餐后血糖控制目标给予推荐,而是以空腹血糖、餐前血糖、HbA1c作为控制目标。近几年,ADA推荐餐后峰值血糖10mmol/L,这一数值相当于将HbA1c控制在7%以下。与ADA指南略有不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餐后血糖管理指南推荐所有人群餐后血糖(进餐后1~2h血糖)控制标准均为9mmol/L。
以往ADA指南推荐餐前血糖控制目标为3.9~7.2mmol/L,今年,ADA指南将其中的低限值由3.9mmol/L调高至4.4mmol/L。这是由于,3.9mmol/L已经属于低血糖范畴,从安全性考虑必须要提高低限值,不要为了追求3.9mmol/L而让更多患者出现低血糖现象。另外,正常人血糖约4.6mmol/L时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已停止,也就是说,当血糖4.6mmol/L时机体已经意识到血糖值偏低;若降至3.9mmol/L则胰高糖素开始分泌,胰高糖素可以拮抗胰岛素分泌,升高血糖;若血糖降至2.8mmol/L则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兴奋,将会引起典型低血糖症状。
餐后血糖管理的重要性关于餐后血糖管理的重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第一方面,餐后血糖是HbA1c达标的一个重要因素。鉴于HbA1c由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所构成,若要控制好HbA1c,需要同时考虑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研究显示,口服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的人群单用基础胰岛素将空腹血糖控制在5.6mmol/L以下,其HbA1c7%的达标率最高为60%,一般仅30%~50%,这意味着,50%~70%的人群即使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不达标,HbA1c也无法达标。
第二方面,餐后血糖对机体的损伤更重要的是对血管内壁及组织器官的损伤。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代表两种不同血糖状态,空腹血糖代表稳态,餐后血糖则代表血糖波动状态,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进餐后,正常人群约需2h使餐后血糖高峰恢复到进餐前水平,但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需3~4h。餐后血糖对机体造成损伤不仅因为其绝对值升高,更重要的是因为对血管内壁及组织器官的损伤。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证明,餐后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高龄状态甚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密切相关。
拜唐苹?——中国餐后血糖管理的翘楚在中国,一谈到餐后血糖管理,人们一定会想到拜唐苹?(阿卡波糖),阿卡波糖是中国销量最高的口服降糖药物。阿卡波糖针对餐后血糖,本身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不涉及糖尿病发病的所有病理生理机制(如胰岛素抵抗或者胰岛素分泌问题),它仅作用于胃肠道,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并不吸收入血,从血糖升高的初始阶段进行干预,延缓峰值升高速度及幅度,使餐后血糖高峰上升减慢,同时下降也减慢,即“削峰去谷”,从而使餐后血糖更平稳,从减少对机体的损伤。
此外,阿卡波糖可与其他任何降糖药物联合使用,如与胰岛素促泌剂、二甲双胍甚至胰岛素联用,从而进一步降低餐后高血糖,带来HbA1c达标的控制,这是它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优势。
适合中国人群的餐后血糖管理方案医院
阿卡波糖降低餐后高血糖,尤其适合中国人群由于HbA1c来自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所以即使空腹血糖控制好,餐后血糖升高也会引起HbA1c增高。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餐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的影响更明显。贾伟平教授和杨文英教授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人群的血糖谱有其自身特点,由于饮食习惯不同(中国人食用碳水化合物较多,吸收较快),中国人群单纯空腹高血糖的比例低于加拿大、美国、欧洲人等西方人群,而餐后高血糖占中国血糖异常人群的绝大部分。
阿卡波糖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作用于小肠黏膜刷状缘,竞争性抑制葡萄糖苷酶,使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减少和减慢,降低餐后血糖。目前正在进行的ACE研究对IGT患者使用阿卡波糖进行干预,观察其心血管事件是否降低。我们期待其结果的公布。
阿卡波糖“削峰去谷”,减少氧化应激,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氧化应激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血糖波动越大,产生氧化应激的可能性越大。试验证明,与单纯高血糖和正常血糖相比,血糖波动产生氧化应激最高,对内皮细胞的损伤最明显,而血管疾病首先是内皮细胞损伤,才有接下来进一步的发展。阿卡波糖有“削峰去谷”作用,所谓“削峰”就是阻止餐后血糖高峰,使其增高不太明显;“去谷”则是由于阿卡波糖不在肠道吸收,以原型从肠道排出,也就不会出现低血糖,单独应用很少出现低血糖。
此外,研究表明,由于肠道吸收减慢,食糜进入回肠,使机体GLP-1水平明显增加,进而通过这一机制治疗2型糖尿病。
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糖尿病》”北京最权威的白癜风医院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y/166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