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在医学上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它的发生不知不觉,人们无法感觉到骨质的慢慢流失,早期病人常无症状,因而不像那些立即危害生命的疾病那样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
糖尿病人作为特殊群体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目前我国约1/2-1/3糖尿病患者伴有「骨密度减低」,其中近1/3确诊为「骨质疏松」。而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骨折的风险较非糖尿病患者高6倍,2型糖尿病患者风险也高出2倍左右。”
所以在此提醒糖友要对骨质疏松症引起重视!
1、骨质疏松症从病因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往往是由于老年人骨形成能力降低、或者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吸收增加所致,而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则属于继发性的一种。
2、骨质的形成
我们身体的骨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我们的骨骼每天都是「新」的,这怎么说呢?原来,我们的骨质,每天在进行「骨形成」和「骨吸收」,也就是说,骨质不断地被身体吸收,但同时,骨质也在不停地重新形成。这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就可能会出现各种类型的骨病。
3、糖尿病人---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之一就是“多尿”,它会把大量的钙、磷矿物质排除体外,如果此时缺乏必要的钙剂补充,就会造成患者的「钙负平衡」,继而引发一系列的激素水平变化,促使溶骨作用增强,最终导致骨质脱钙、骨质疏松。
另外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活性维生素D水平往往偏低,影了响钙、磷等矿物质在肠道的吸收。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最终导致糖尿病患者骨基质减少,骨小梁破坏,骨密度降低,成为骨质疏松症发作的高危人群!
4、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危害
在早期,病人常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会逐渐出现腰背部疼痛、驼背畸形、身高变矮、四肢无力、小腿抽筋。严重者甚至可出现自发性骨折或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如咳嗽、打喷嚏、弯腰、负重、挤压、跌倒等情况)发生骨折,骨折部位以胸腰椎、髋部及腕部等处最为多见。
5、糖尿病骨质疏松的防治
和其它并发症一样,这种疾病首先也要控制血糖平稳,然后根据情况药物治疗,同时要保持营养均衡,不能过度节食,平时应多吃钙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等奶制品、富含钙质的绿叶蔬菜、豆类等。这些都是预防、延缓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前提和基础。另外,充足日晒可以促使皮肤合成更多的活性维生素D,促进肠道内钙的吸收。
以上就是关于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方面的知识,对于糖友要明白:糖尿病,要治;骨质疏松,更要治!糖友如果出现腰酸背痛、手指抽搐、浑身无力、腓肠肌痉挛等症状时,应立即检查血钙以确诊缺钙程度,早期发现,早作处理!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y/169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