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哪里效果最好 http://pf.39.net/bdfyy/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z/171821.html
临床如何实践?
年4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重磅发布《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1。这部指南立足国情,结合国内外最新循证证据,为糖尿病的诊治提供了科学性、权威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参考依据。其中,在指南的血糖监测部分,葡萄糖目标范围时间(Timeinrange,TIR)首次被纳入血糖控制目标1,定义了更高质量的血糖管理内容。作为血糖控制新锐指标,TIR为何受到指南的力荐,临床上又如何应用TIR,更好地助力血糖管理?血糖波动:不可或缺的控糖“第四维”血糖波动指血糖水平在其高峰和低谷之间变化的不稳定状态2。与持续性高血糖相比,血糖波动对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害甚至更为严重2。血糖波动通过激活氧化应激通路,损伤内皮细胞功能,加剧慢性炎症状态等造成血管损伤,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2。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一直被认为是反映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但无法反映血糖波动,临床上存在局限性。因此,除了HbA1c、餐后血糖(PPG)及空腹血糖(FPG),血糖波动是血糖控制同等重要的第四个血糖控制维度。TIR可作为评估短期血糖波动的新指标,反映患者全天血糖波动状态。TIR是指24h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通常为3.9~10.0mmol/L)的时间(用min表示)或其所占的百分比1。另外,TIR与HbA1c线性相关,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估算HbA1c3。多项研究显示,TIR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显著相关4,5,6,而提高TIR水平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7,8。上述结果提示,TIR有望成为评价血糖控制的有效指标。早在年,国际糖尿病先进技术与治疗大会(ATTD)发布的国际共识首次纳入TIR作为CGM监测指标9,随后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指南正式推荐TIR用来评估血糖管理状况10,如今CDS指南也建议将TIR纳入血糖控制目标1。三种途径,这样获得TIR那么,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获得TIR呢?采用以下三种血糖监测方式可以用来计算TIR,即连续血糖监测(CGM)、瞬感扫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和自我血糖监测(SMBG)。TIR可通过佩戴CGM或FGM直接读取。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指南指出,推荐CGM用于患者TIR管理,所有CGM设备都应该可以输出标准化的、单页的、具有可视细节信息的血糖报告,比如可视化血糖分析报告(AGP)11。AGP是全球指南一致认可并推荐的CGM标准化报告,由五个平滑曲线来表示血糖监测系统的关键参数(图1)12,13。一般推荐“三步法”读图:一看达标时长,二看血糖波动,三看低血糖风险12。图1:AGP报告示例
如用SMBG数据计算TIR,一般要求检测7点血糖(三餐前后+睡前),再计算7点血糖中达到TIR(3.9-10.0mmol/L)的占比的四分位数14,15。TIR在临床中的实践:因人而异年ATTD发布的共识建议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目标范围设定为3.9-10.0mmol/L,T1DM及T2DM患者的TIR控制目标为70%13。TIR每增加5%,对T1DM和T2DM患者都会带来显著的临床益处13。版CDS指南建议,TIR应高度个体化,同时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z/171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