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发现,生活在一起的一大家子人先后都“染”上了糖尿病!

糖尿病不是传染病,却有在家人中“传染”的现象,怎么回事儿?

糖尿病会“传染”有两个原因

1

有相同的先天基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

2

有共同的生活习惯

虽然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人对糖尿病的易感性,但多种环境因素才是触发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外部原因。一家人同吃一锅饭、在同一屋檐下生活,通常有同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食量大、口味相似、进食不规律、运动习惯睡眠作息等习惯,都会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以及并发症风险。

1型、2型糖尿病如何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诊断糖尿病后要进行分型:

1

1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

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糖尿病不会无缘无故的找上一个人,在诊断之前都有一些蛛丝马迹。糖尿病经常会盯上以下12类人群。

1年龄≥40岁

年龄是患糖尿病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且随年龄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增高。

对策:对于4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应定期筛查血糖。

2既往有糖尿病前期病史

糖尿病前期是发展为糖尿病的一个必经阶段,是糖尿病的后备军,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胰岛功能已经出现损害。

对策:纠正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

3超重、肥胖

对于体质指数≥24,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的人群属于超重或肥胖人群。

肥胖或超重可导致肌肉和肝脏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使外周摄取葡萄糖降低,肝糖产出增加,导致胰岛素抵抗,最终引发糖尿病。

对策: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使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4静坐的生活方式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研究发现,人如果一天静坐时间超过6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会显著提高。随静坐时间的延长,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对策:每半小时起身活动1次,平时能站着不坐着,能走着不坐着。

5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糖尿病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糖尿病病人亲属中的糖尿病发生率要比非糖尿病人亲属中的高,故说明糖尿病有遗传倾向。

对策:有家族遗传史的朋友更不能轻视糖尿病,更应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6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千克)生产史、或妊娠期显性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然而糖尿病患者生产巨大儿(婴儿体重超过克)的机会远远高于非糖尿病的母亲,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

对策:当发现胎儿或新生儿巨大时,母亲应立即做血糖测定。而妊娠期显性糖尿病(妊娠前已经存在或伴发而未被发现的糖尿病)与妊娠糖尿病(妊娠本身引起的新发高血糖症状)此时已经有血糖代谢紊乱情况,所以必须监测血糖,更不仅仅是孕期监测,因为上述女性产后患糖尿病的几率很大。

7高血压,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据统计,大约40%的高血压患者数年后会患上糖尿病。总的来说,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两个独立的疾病,但也相互影响,甚至某种情况下,比如糖尿病肾病时,还有因果关系。

此外,高血压与糖尿病共存时,一种疾病会使另一种疾病变得更糟糕,而且二者狼狈为奸,共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以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所以高血压患者不能掉以轻心。

对策:高血压患者需要







































长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hl/1679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