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自身的血糖一直过高,处于长期波动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血糖就会逐渐损伤神经及血管,尤其是下肢神经,还会导致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出现溃疡及异常疼痛,这就是糖尿病足。

而糖尿病足作为严重并发症之一,会给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伤害。所以,及时发现糖尿病足的信号,对于防治糖尿病并发症至关重要。

皮肤出现这些信号,小心糖尿足

1

脚趾麻木

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血糖控制不理想,导致下肢神经出现损害,由此脚部神经会有反应迟钝、出现麻木的现象,如果还伴有灼热感,就说明已经有糖尿足的趋势了。

2

皮肤溃疡

糖尿病患者足部最容易出现问题,一旦发生了糖尿病足,皮肤就容易出现干裂、坏死,出现伤口时还容易发生溃疡、愈合困难,甚至是发生穿孔的现象。这时就要及时治疗,平时也该注意皮肤护理保养。

3

下肢跛行

跛行是糖尿病足最典型的症状之一,表现为:患者如果抬高下肢,脚部的皮肤就会变得苍白,足背发凉,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就会出现间歇性跛行的现象。

下肢缺血严重还会导致疼痛,这种疼痛主要出现在脚趾或者足部的远端,且夜间加重,患者躺下时也会加剧,只有保持足部下垂时才可以缓解。

4

脚趾发白

一般来说,脚趾发白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肝病人群;二是得了糖尿病。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结合其他的身体症状来综合判断,但最直接医院,毕竟这两种情况都不是小问题。

5

异常出汗

糖尿病会使患者出现神经损害,这种损害一般在下半身较为明显。病人的下半身出汗会减少,严重者下半身还会停止出汗,这称之为“汗闭”。一旦下半身出汗减少,上半身出汗就要增加,即代偿性出汗,得以保持出汗的平衡。

6

脚痒

一般人脚痒,多数会想到脚气,其实不然,糖尿病患者也会出现脚痒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人的血糖过高,代谢不及时,就会刺激到皮肤,引起皮肤瘙痒,需要警惕。

预防糖尿病足,做好3件事

最后提醒糖友,防糖尿病足,一定要做好3件事:

1控制好血糖        

学会吃:饮食要有节制。记得少食多餐,每餐八分饱,保证身体热量和营养的需求。

学会饮:出汗多时要多喝茶水,不仅能补充身体水分,还有助于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2防止外伤,避免磕磕碰碰

天气逐渐变暖,穿着也越来越轻薄,尤其夏天,下肢常常暴露在外,很容易被磕伤、碰伤。对糖友来说,一旦发生外伤,是很难愈合的,甚至还会诱发感染。所以,预防是关键,尽量避免各种磕磕碰碰,出行更应小心提防。

提醒:糖尿病患者最好穿宽松的鞋袜,因为穿不合脚的鞋子造成的反复创伤可能是一个触发因素,还要避免光脚走路。

3保持足部卫生

最好每晚用温水清洁足部,清洁前最好用温度计测试水温。因为糖友一般末梢感觉神经不敏感,即便是水温偏高也不会觉得烫。保持趾间的清洁、干燥。

洗脚后记得修剪趾甲,千万不要剪过短,经常检查足部有无外伤、鸡眼、水泡等,一旦发现有红肿、水泡、足癣等,应立即就医,不要拖延。

健康需要传递

关爱家人朋友,赶快转发吧!

本文来源:以上内容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旨在传播健康,未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小雅

医学审核:涂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hl/1708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