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导读:近期,对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30年随访数据的二次分析结果于Diabetologia杂志发表。研究发现,对糖耐量异常(IGT)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6年后,与进展为糖尿病(DM)的参与者相比,由IGT转归为糖耐量正常(NGT)的参与者在24年的随访中,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37%,微血管并发症风险降低66%,糖尿病罹患时间推迟15年。研究给予重要临床启示:糖尿病前期是疾病管理的“黄金窗口”,对于糖耐量异常(IGT)患者的管理,应尽可能使其更长时间维持在IGT状态或转归至NGT。
沉重负担——我国糖尿病前期人数高达3.88亿人,约占总人口35.7%
近几十年来,全球成人DM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全球约有DM患者4.51亿人,相较年高出%,预计到年,这一数字将增至6.93亿人。年,中国成年DM患者人数估计为1.19亿,占成年人口的10.9%。
DM前期人群是T2DM高危人群,依“HbA1c5.7%-6.4%、空腹血糖5.6-6.9mmol/l或餐后2h血糖7.8-11.0mmol/l”诊断标准,我国DM前期患者人数高达3.88亿人,占全国人口的35.7%。T2DM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疾病和死亡的发生率较高,而IGT患者进展为T2DM的风险较高,同时心血管疾病(CVD)和死亡率也较一般人群高。
既往随机临床试验证明,生活方式干预可延缓IGT患者进展为DM的速度。不过,经历过生活方式干预后,IGT患者的血糖状态往往走向三个方向(大庆研究):
?进展为DM(DM进展组);
?恢复到正常糖耐量(NGT转归组);
?维持IGT状态(IGT维持组)。
那么,既然在生活方式干预下,IGT人群进展为三种不同的血糖状态,那么这三类人群DM的长期并发症(如CVD和微血管疾病)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存在怎样的差异?
大庆研究——为中国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疾病管理指明方向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肥胖和缺乏运动已经被确认为T2DM的主要可变危险因素,IGT与T2DM的发生密切相关。而有关IGT人群生活方式干预能否预防或延迟糖尿病发病的随机研究,在国内外相继展开,其中包括芬兰的DPS研究(始于年)和美国的DPP研究(始于年)。相比之下,中国的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始于年)开始最早、历时最久。
1.研究回顾
年,研究组在大庆地区的名居民中,利用75gOGTT法对IGT患者进行筛查,名IGT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接受为期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其中干预组又分为饮食干预组、运动干预组以及饮食+运动干预组,干预办法如下,对照组无特殊指导建议。
表1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研究结果表明,经过6年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糖尿病发病率显著下降:其中饮食干预组下降31%;运动干预下降46%;饮食+运动干预组下降42%。随后,科研人员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随访研究。
本项研究是对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30年随访结果的二次分析,旨在探索在生活方式干预下,疾病进展方向不同(DM进展、NGT转归和IGT维持)的IGT人群,在长期(研究结束后,进行24年随访)的血管结局方面的差异性。
IGT转归NGT者,糖尿病进展时间推迟15年!
在6年试验结束时,名受试者中46.7%进展为DM,32.2%转归NGT,21.1%维持IGT状态。
在24年的随访中,转归NGT或维持IGT参与者的DM累积发病率分别为77.9%和92.9%,与试验期间进展为DM的参与者相比,NGT转归组罹患DM的中位时间延迟了14.86年(95%CI12.49,17.25),IGT维持组延迟了9.87年(95%CI8.12,11.68)。
注:红折线,DM进展组;紫折线,IGT维持组;蓝折线,NGT转归组
图1各组DM累积发生率的变化(24年随访)
CVD并发症风险降低34%、37%!
DM进展组、IGT维持组和NGT转归组24年累积CVD发生率分别为64.5%、48.5%和45.1%。
与试验期间进展为DM的参与者相比,NGT转归组CVD发病率降低了37%(HR0.63;95%CI0.47,0.85),中位发病时间延迟了7.45年(95%CI1.91,12.99)。
与DM进展组相比,IGT维持组参与者CVD的发病率降低了34%(HR0.66;95%CI0.47,0.91),中位发病时间延迟了5.69年(95%CI1.0,10.38)。
NGT转归组、IGT维持组和DM进展组24年随访中观察到的CVD和微血管疾病的事件数量和发生率见表2。
表2CVD事件和微血管疾病发生率(24年随访)
微血管并发症风险降低52%、66%!
DM进展组、IGT维持组和NGT转归组24年累积微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分别为36.8%、21.7%和16.5%。
与DM进展组相比,NGT转归组微血管病变发病率降低了66%(HR0.34;95%CI0.20,0.56),中位发病时间延迟了18.66年(95%CI6.08,31.24)。
与DM进展组相比,IGT维持组微血管病变发病率降低了52%(HR0.48;95%CI0.29,0.81),中位发病时间延迟了12.56年(95%CI2.49,22.63)。
注:红折线,DM进展组;紫折线,IGT维持组;蓝折线,NGT转归组
图2第一次CVD事件(a)和复合微血管疾病(b)的累积发生率(24年随访)
调整过其他危险因素后,NGT转归组和IGT维持组的并发症发病率仍然相似且显著低于DM进展组,NGT转归组和IGT维持组在CVD事件(HR0.94;95%CI0.66,1.40)或微血管疾病(HR0.70;95%CI0.37,1.34)的发生率以及在单个组分的发生率方面两组均无显著差异(表3)。
表3DM、CVD和微血管疾病发病中位延迟时间的组间差异
研究揭示重要临床启示
与6年试验结束时进展为DM的受试者相比,转归为NGT或维持IGT状态的受试者罹患DM的时间大大推迟,暴露于高血糖以及其他相关代谢异常的时间相应更少,研究人员推测,这也是CVD和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大幅降低的主要原因。
总之,本项研究表明“延迟IGT人群进展为糖尿病”是糖尿病预防的一个关键部分,最终可实现DM发病长时间推迟,更重要的是相关严重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幅降低。因此,临床对于IGT患者的管理,应尽可能更长的使其维持在IGT状态或转归至NGT。
医脉通编译整理自:Chen,Y.,Zhang,P.,Wang,J.etal.Associationsofprogressiontodiabetesandregressiontonormalglucosetolerancewithdevelopmentofcardiovascularandmicrovasculardiseaseamongpeoplewithimpairedglucosetolerance:asecondaryanalysisofthe30yearDaQingDiabetesPreventionOut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hl/171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