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低转运骨病
低转运骨病(Lowturnoverbonedisease,LBTD)是骨组织学检查的病理诊断,包括无动力骨病和骨软化,随着老年、糖尿病透析患者的增多,以及SHPT的积极治疗,使LBTD患病率不断增多,由于LBTD会导致骨矿化障碍,钙磷等矿物质不能在骨组织沉积,促进了血管钙化,也是CKD患者心血管病高发的原因之一[43]。
(一)无动力骨病
无动力骨病(AdynamicBoneDisease,ABD)指骨转运能力降低、骨重塑减少和几乎缺失的类骨质,骨组织学上的具体特征是骨小梁周围没有或极少的纤维化,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均减少,而以成骨细胞减少为甚,因此由成骨细胞合成的类骨质减少;但由于ABD的骨矿化能力降低不显著,以至于类骨质表现相对的正常,甚或减少的类骨质全部被矿化而呈现缺失的现象。
(1)ABD病因
ABD的致病因素很多,大体分为铝所致和非铝所致因素。
铝所致因素:由于使用含铝的透析液和含铝的磷结合剂过量,铝中毒造成,也称铝性骨病,常常还合并铝性脑病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贫血,被称为铝中毒三大表现。
80年代透析用水铝经常超负荷,是ABD的主要原因,服用含铝的磷结合剂是其次原因。目前铝所致ABD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主要是由于水处理技术的改良,减少了含铝的磷结合剂应用,最终铝的暴露减少,但在部分欠发达国家与地区仍存在有较高的发病率。
非铝所致因素:①高钙血症:主要由过多维生素D的摄入;使用过高的透析液钙浓度;服用大剂量含钙的磷结合剂等因素造成。②低磷血症:可以由老年人,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障碍或甲状旁腺切除过多等因素造成。③PTH水平低下:主要由过多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甲状旁腺功能障碍或甲状旁腺切除过多;老年人;糖尿病等因素造成。④骨对PTH的抵抗:多见于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⑤甲状旁腺对低钙的反应减弱:多见于糖尿病患者。⑥腹膜透析。⑦其他:雌激素、雄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也可以导致,但在肾病患者中常忽略考虑这类因素。
(2)ABD发病机制
铝所致ABD的机制:主要是铝直接抑制骨细胞的增生与活性,同时铝沉积在骨表面阻碍骨的矿化,其次是间接抑制甲状旁腺功能。
非铝所致ABD的机制:过多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直接地或间接通过造成的高钙、高磷血症抑制PTH的分泌和基因表达,从而抑制了骨转运。糖尿病可能是由于其自身血管病变引发甲状旁腺的血管功能障碍,而导致PTH的合成和分泌障碍;也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本身易发生骨的铝盐沉积和骨对PTH的抵抗。机体对刺激(高钙、低磷)的反应能力减弱是老年人发生ABD的机制之一。腹膜透析治疗本身容易带来高钙、低磷血症,并且选择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大多数为高龄、糖尿病患者,这些因素均可以促进腹膜透析治疗患者ABD的发生。
(3)ABD临床表现
ABD常发生于ESRD前,新透析患者或老年CKD患者(54±12岁)的骨活检显示其中23%为ABD;49%的ABD发生于透析前的第5期CKD患者中;肌酐清除率20±12ml/min的患者有13%发生ABD。高龄、糖尿病、腹膜透析、有过度应用活性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切除术史是ABD高发人群。
①骨痛:骨痛是最常见的症状,骨痛主要发生在脊椎、髋关节,有可能表现全身骨骼的酸痛。以铝性骨病导致的骨痛最明显。
②骨折:一些文献提示LBTD患者骨折风险较高[44],但还没有证据水平的研究证实ABD的骨折风险增加,至今的许多研究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多数资料中ABD的诊断是依靠PTH的水平,而非骨活检组织病理证实;并且大多数资料是回顾性的、非随机对照研究。据研究显示骨折与PTH水平呈“U”型关系,iPTHpg/ml时发生骨折的风险最低。也有报道铝性骨病发生骨折的风险最大。骨折发生前一般先有潜在的骨骼微损伤,堆积的骨骼微损伤最终导致骨折的发生。骨折主要好发于肋骨、脊椎、长径骨等部位[45]。
③高钙血症:由于ABD患者的骨组织缓冲钙的能力降低,通常表现为高钙血症,尤其在应用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后更易发生,也称反常的钙稳态[46]。
④异位钙化:冠状动脉、主动脉及下肢动脉钙化常见于终末期肾衰患者,尤其是骨活检证实存在ABD的患者,许多研究都证实高的血管钙化积分与低转运骨病相关,是一种反常钙化现象(图18-3-10)[47]。London研究显示,过高的PTH,高钙负荷和高铝负荷都有可能加重血管钙化,加重骨病代谢指标异常,而甲状旁腺切除术、降低钙、铝负荷的措施不但有利于骨代谢指标恢复正常,也有助于血管钙化的改善[48]。
(4)ABD诊断
①骨活检:骨活检是ABD诊断的金指标[49],骨活检后骨组织检查包括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还需要进行铝染色。静态指标包括骨量/总组织量、类骨质厚度、类骨质表面/总骨表面、成骨细胞表面/总骨表面和破骨细胞表面/总骨表面;动态指标包括骨形成率(BoneFormationRate,BFR)、活化频率和矿化延迟时间,各指标正常值见表18-3-4。铝染色呈现铝的沉积面积小于5%被认为无意义,大于25%即认为铝性骨病的存在。ABD主要表现在表18-3-4中指标2-6项的减低。大多数研究主要使用骨组织计量学指标中反映骨转运状况的BFR、骨矿化能力的类骨质容量和纤维化程度进行肾性骨病分型的诊断。基于这三个指标,诊断ABD的界定值为BFR<97μm2/mm2、类骨质容量<12%和极少的骨小梁纤维化或无纤维化。
表18-3-4骨组织学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
骨组织病理生理学指标
正常范围
1.
骨量/总组织量
16-23%
2.
类骨质厚度
4-20mμm
3.
类骨质表面/总骨表面
1-39%
4.
成骨细胞表面/总骨表面
0.2-10%
5.
破骨细胞表面/总骨表面
0.15-1.2%
6.
活化频率
0.49-0.72%
7.
纤维化量/总组织量
无(%)
8.
矿化延迟时间
50天
②血生化指标:患者血钙值可以正常或升高。反映骨转运的生化指标没有诊断意义,只用于监测治疗效果的评估,包括PTH、骨形成指标和骨吸收指标。骨形成指标即成骨细胞形成新骨所释放的代谢产物,如ALP、BAP、PICP和BGP等;骨吸收指标即破骨细胞活动所降解的骨基质成分和分泌的产物,如ICTP、吡啉啶交叉-联系胶原(pyridinoline,Pyr)和抗酒石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acidphosphatase,TRAP)[50]等。近年来,对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morphogenetieproteins,BMP-7)、胎球蛋白(Fetuin-A)、基质γ-羧基谷氨酸蛋白(MatrixGLAProtein,MGP)[51]等在ROD诊断中的作用也有许多研究。许多研究显示iPTH在一定范围内能较好地预测肾性骨病的类型,如iPTH<pg/ml预测ABD具有83%的阳性预估值[52]。K/DOQI证据水平显示,iPTH<pg/ml预测低转运骨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
③血清铝:直接测定的血清铝水平不能真实地反应机体实际铝负荷状况,因为血清铝水平受血清铁的影响,在进行去铁敏(desferrioxamine,DFO)试验后测定的血清铝水平能显著提高铝中毒的诊断精确率[53],一般认为DFO试验后血清铝>50μg/L提示铝中毒;如同时iPTH<pg/ml,诊断铝性骨病的阳性预估值能达到95%[54]。过高的血清铝会抑制PTH[55],在难治性SHPT患者如骨痛明显,PTH不是过分增高的患者,PTX术前如有条件建议行骨活检除外铝性骨病,治疗上应先驱铝治疗,再行PTX。
④影像学:骨骼的X线检查无特异性表现,双光子骨密度检查可以有类似骨质疏松的低骨量或者骨质疏松表现,T值低于1.0。目前更强调影像学的血管钙化的诊断和评估,有助于预测心血管事件的风险[47]。
(5)ABD的预防
①杜绝铝暴露。
②评估饮食中的钙摄取量并降低至mg/d。
③避免过度给予活性维生素D,如应用尽可能使用活性维生素D衍生物,有研究显示帕立骨化醇对破骨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弱,但对骨转换的抑制影响是否优于活性维生素D尚缺乏研究证实。
④恢复PTH的脉动式分泌模式,PTH对骨的生理作用很大程度依赖于其脉动式的分泌模式,所以应该避免使用持续抑制PTH分泌的给药模式,避免腹膜透析患者持续暴露在高钙透析液环境下,使用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和钙敏感受体激动剂可能有助于恢复PTH的脉动式分泌模式。
⑤避免在ABD患者中使用双膦酸盐,锶盐和氟化物。在PTX术式选择上尽量采取保留小部分甲状旁腺组织的方式,避免PTX术后过低的PTH。
(6)ABD的治疗
①停用含钙的磷结合剂,以非钙非铝的磷结合剂作为口服的磷结合剂。
②减少或停止活性VitD制剂的使用。
③使用低钙透析液(透析液钙离子≤1.25mmol/L),刺激PTH上升[56]。
④骨的铝动员和清除(DFO治疗)。
⑤对ABD伴严重骨质疏松、骨折的患者可使用PTH(1-34)治疗[57]。一项来自于意大利的多中心研究显示每日2次、每次20μgPTH(1-34)用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可显著提高血钙水平、降低血磷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58]。另一项研究则纳入7例ABD的血液透析患者,接受每日20μg的PTH(1-34)治疗6个月后可显著提高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59]。
⑥改善营养不良。
⑦使用活性维生素D衍生物和钙敏感受体激动剂可能有效。?
未完待续
想要随时监测自身健康情况?
“检验记录”帮您解决,
列表曲线两种展现形式任您选;
身体不适急求医,奈何医生不在身边?
“问诊医护”专业肾内科医师在线帮您解答;
闲下来有时间交流一下各自经验?
“交流园地”医生肾友们最直接的交流平台;
肾脏家庭医生,您身边的肾脏管理专家。
扫描文字下方即可注册登录!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品牌影响力企业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jc/167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