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12日是第15个世界肾脏病日,今年的主题为“人人可享、处处可及——从预防到诊治”。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8%,且致残致死率增速位居慢病之首,而知晓率仅为12.5%。《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要求“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为中国慢性肾脏病防治指明了方向,慢性肾脏病可以通过早期预防、早期诊治得到控制,延缓终末期肾病的进展。
我们要积极践行健康中国行动意见,扭转“以治为主、重治轻防”防治思路,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健康战略暨中国古人所讲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预防思想,加快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影响肾脏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医院副院长·肾病科主任刘允辉教授介绍,肾脏相当娇嫩,极容易受伤,需要小心呵护。长时间熬夜,突然剧烈运动,血压控制不佳,擅自服用药物,高盐、高嘌呤饮食,压力大、心情烦躁等都可能导致或加重肾脏疾病。
专家介绍:刘允辉
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山东省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淄博市名中医。
主治肾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内分泌疾病及养生保健指导。承担科研课题4项,其中有2项获得淄博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有一项获山东省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有一项获得山东省保健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的科研课题3项。
警惕!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生活中很多患者表示没感觉异常,怎么一检查就被确诊尿毒症了?刘教授说,事实上,肾脏有时候已经向你发出了求救信号,你却忽略了它。
01
浮肿:
多以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起病,严重者可见全身指凹性水肿。
02
尿量改变:
正常人尿量为每天1-2升,肾功能损伤时,部分患者可出现尿量减少或夜尿增多。
03
尿中泡沫增多:
尿蛋白增多时,可表现为尿中泡沫增多的现象。
04
血压升高:
多数肾脏病患者,可伴有肾性高血压,因此监测血压情况十分重要。
05
腰痛:
腰腰部肾区持续性的疼痛不适,也需重视。
06
恶心、乏力、面色萎黄和抽搐:
这些很可能已经是尿毒症的表现,而非单纯的消化系统疾病所致。
专家提醒
因个体差异,可能每个人表现的症状不尽相同,有些早期肾脏病患者仅仅困倦、乏力等不适,而常常被忽视,延误治疗时机,因此当机体出现不同于往常的变化时,均要及时就诊、筛查。
首先,尿常规检查是针对肾脏疾病简单而有效的筛查手段,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尿糖、尿比重和酸碱度,每一项出现异常都可能影响肾脏健康,当尿常规检查报告某一项或某几项指标有“+”时,一定要及时找专业医生进一步评估,做到防患于未然。
敬告:千万别图省事、乱吃药,当心肾损害!
刘允辉教授表示,老一辈人常说“是药三分毒”是有一定道理的,很多药物对肾脏具有潜在的影响。例如非甾体抗炎药物,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去痛片,这类药物如果不遵医嘱而长期或过量使用,一旦累积量大,就可能引起慢性肾小管间质损害和(或)肾乳头坏死,出现间质性肾炎也就是“镇痛剂肾病”,慢慢就发展成了慢性肾衰竭甚至是尿毒症。因此,当出现发热、咽痛、咳嗽、流涕、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不要图省事,自己随意购买“感冒药、去痛片”等,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使用药物,有慢性肾脏疾病或肾脏疾病风险的患者,需要经过肾脏专科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此外,很多人在得知患上高血压后,往往会直接选择吃降压药,却不做身体检查。刘允辉教授表示,乱服用降压药不仅会导致血压控制不佳,增加肾脏的血管承受压力,造成肾血管、肾小球硬化及肾脏不可逆的损伤。还会延误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错过了尽早治愈病因明确的继发性高血压的机会。因此,当出现高血压时,应进行尿常规、肾脏彩超等检查,排除肾脏疾病,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
肾脏疾病终末期:医患携手才能打好这场“持久战”
据悉,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不仅能排出身体多余的水分和毒素、维持机体电解质的稳定及酸碱平衡。当体内的“毒素”排泄不了,往往会堆积在肾脏中造成损伤,也是诱发尿毒症最直接的原因,而尿毒症则是慢性肾脏疾病最后的结果。此时只有透析和肾移植两种治疗方式。除极少部分能过配型成功获得肾移植的机会外,大多数患者会选择透析治疗来控制血肌酐的上升,延缓肾脏的残余肾功能进一步丢失。通常医生会结合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决定开始透析的时机,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和经济情况等选择进行腹膜透析还是血液透析。
刘允辉教授表示,近年来伴随着终末肾患者的逐年增加,患龄趋于年轻化,未来的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透析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长期的透析对患者的经济、体力、意志力、心理等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同时也需要家属的陪伴与精神支持,医生、患者、家属互相配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我们共同的希望都是让这些患者们能够重返社会,去正常地工作、去学习、去生活。
来自医生的护肾“锦囊”
对于如何保护肾脏,预防肾脏疾病,刘允辉教授和他们肾病科同仁送给大家8个护肾锦囊,降低患上肾脏病的风险:
1.保持健康、合理运动;
2.控制血糖;
3.监测血压;
4.健康饮食、保持体重;
5.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6.戒烟;
7.不随意服用非处方药物;
8.如果您有一个或多个高危因素,定期检查肾功能和尿常规。
世界肾脏病日,我们希望所有人都可以拥有肾脏的健康,全力以赴的提高大众认识,督促全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感到不适及时就医,发现疾病更要有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做到与肾脏病共生存。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jc/170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