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晚餐其实是很重要的。因为很多人由于白天工作忙,无暇顾及自己的饮食,所以一到晚上,就吃的很丰盛。
但是,如果晚餐吃的太多,常常会导致血糖飙升,身体肥胖等情况出现,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
我们也常说,一日三餐“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尤其作为糖尿病患者,晚餐一定要健康科学。
来看看健康吃晚餐的几点注意事项:
1、晚餐吃少,定量为好,不暴饮暴食;
糖友晚餐时间充裕、食物丰盛,难免会多吃几口,吃到撑。其实这样对血糖控制非常不利,尤其是餐后血糖的控制。
建议糖友们,晚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就是感觉还没有完全吃饱,但是已经不饿了,还想再吃几口,如果把食物拿走,也是可以的。这样有助于有效的控制进餐量,保持血糖的平稳。
2、晚餐时间不宜过晚;
晚餐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6点左右,尽量不要超过晚上8点。
尽量在睡前的3~4小时,因为睡觉时胃里残留的食物已不多,不会影响夜里的睡眠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夜间血糖的控制。
如果晚餐吃的太晚后即入睡,此时食物还没有消化代谢完毕,会减慢食物代谢的速度,增加胰岛负担,影响空腹血糖的稳定。
如果是晚上要上夜班(尽量别加班或上夜班),可有意安排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鸡蛋、豆腐、鱼类等,以满足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需求。
3、晚餐多吃素食,少吃荤食;
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与晚餐过于丰盛有着必然的联系。鸡、鸭、鱼、肉、蛋虽然都是有营养的好东西,可是却不适合晚餐食用,它们会使人体内胆固醇含量增高,时间久了自然就会诱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糖尿病患者晚餐要以清淡为主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是晚餐的最佳选择,粗粮、蔬菜应该是晚餐的主角。
白天用脑过度的话,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鱼类食用,有助于记忆力提高。
对于糖尿病人而言,如果晚餐摄入食物过多,血糖和血中氨基酸的浓度就会增高,从而促使胰岛素分泌增加。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晚上的活动量较少,能量消耗低,多余的能量在胰岛素作用下合成脂肪储存在体内,会使体重增加,从而导致肥胖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因此,糖尿病人在晚餐后最好能运动,出去散步半小时到一小时,使身体微微发汗为宜。到了秋天,更不要剧烈运动出汗太多。
另外定期监测餐后血糖也可以看出用药量、以及饮食量对于病情控制是否是适宜的,便于患者及时调整饮食及用药,更好的控制血糖值。
应之智能手表,独创无创血糖检测技术,通过桡动脉采集生理数据,经思尔后台计算后,可以得出血糖、血压、尿酸、血液运行、心脑肺肾功能等各项数值。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jc/173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