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4日是第10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其前身是世界糖尿病日(WorldDiabetesDay‘WDD),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年共同发起的,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年底联合国通过决议,从年起,将“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将专家、学术行为上升为各国的政府行为,促使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
ABOUTHISTORY
世界糖尿病日的由来
AH
年,两位加拿大医生Banting和Best第一次从动物身上提取出了胰岛素,并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这项治疗糖尿病的突破性研究,挽救了无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Banting医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为了提高全社会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重视,同时也为了纪念Banting医生对糖尿病治疗作出的贡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在年将每年的11月14日(Banting医生的生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国际糖尿病联盟各成员组织于这一天在全球各地举行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提醒人们重视糖尿病的防治。
糖尿病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根据第七版的联合国糖尿病统计地图显示,到年全世界已有糖尿病患者4.15亿,预计年患者总数将达到6.42亿。
中国是糖尿病大国
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DiabeteAtlas,SevenEdition,.
目前,中国已有超过1亿糖尿病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90%以上,但2型糖尿病的血糖达标率仅为1/3。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糖尿病知晓率只有约40%。因此,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将从糖尿病的分类、症状、致病因素、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糖尿病分类及症状
一般在临床中,都采用WHO的糖尿病病因学分类为基础的分类法。分类法建议主要将糖尿病分为4大类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
糖尿病的常见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
糖尿病的致病因素
虽然糖尿病的具体发病因素尚未定论,但科学研究发现大量的因素容易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大家可以通过控制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来减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对于具有多个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可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也可定期检查,预防及控制糖尿病的发生。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糖尿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影响糖尿病的遗传因素主要包括家族疾病史、基因、民族与地区差异这三个方面。
2年龄
年龄: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发现,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3先前的妊娠期糖尿病
先前的妊娠期糖尿病: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持续存在高血糖、糖尿及糖耐量降低的状况,有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4肥胖
肥胖: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减肥可大大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5体力活动降低
体力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体力活动水平明显降低,全球肥胖率也随之增高。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运动量的减少,身体脂肪及肌肉组织比例发生变化,影响了体内葡萄糖的代谢。
6营养
营养因素:研究表明饮食为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低膳食纤维摄入、高血糖负荷、低多不饱和脂肪与饱和脂肪比率可能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生命早期营养不良、低体重新生儿也可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7其他
比如药物/化学品使用、感染、胰腺外分泌疾病等都可能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糖尿病的管理
对已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控制好糖尿病,就是对糖尿病并发症最好的预防。我们把糖尿病控制形象地比喻为“驾好五套车,做好五件事”。
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
⑴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其主要目的是让糖尿病患者真正懂得糖尿病,知道如何对待和处理糖尿病。
⑵糖尿病饮食治疗,使糖尿病患者做到合理用餐,给糖尿病的其他治疗手段奠定基础。
⑶糖尿病运动治疗,让患者长期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保持血糖水平的正常和身体的健美,减轻胰岛素抵抗。
⑷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在单纯饮食及运动治疗不能使血糖维持基本正常水平时,在医生指导下适当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并根据临床需要服用降压、调脂、降粘及其他药物,使病人的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和血粘度维持在正常状态。
⑸糖尿病的病情监测,患者应定期检查血、尿各项指标、心电图及眼底检查,以期让医生仔细了解病情,指导治疗。
监测糖尿病的五项达标
⑴体重达标:如不达标则减肥,因为肥胖是臃肿的杀手。
⑵血糖达标:如不达标则降糖,因为血糖高是甜蜜的杀手。
⑶血压达标:如不达标则降压,因为血压高是无声的杀手。
⑷血脂达标:如不达标则调脂,因为血脂异常是油腻的杀手。
⑸血粘达标:如不达标则降粘,因为血粘高是粘稠的杀手。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里治白癜风治的好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f/162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