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这样的

11月初,送来了一位患者,血小板计数只有5×10^9/L、血色素46g/L,神志不清,伴有发热、肉眼血尿、全身弥漫出血点,病情危重。“医生,我们是从市区特地叫了来的。”患者家属见到接诊医生询问病情,直接道出了原由。原来该患者是冲着我院肾内科血浆置换的技术慕名而来。

接诊医生立即联系到了肾内科白寿军主任。白主任匆忙赶到急诊科,详细查看病情后,首先考虑到患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明确,病情危重,病程中随时有可能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加重,血小板、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并伴颅内出血、癫痫,甚而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将患者收入肾内科病房。

白寿军主任组织全科医生进行病例讨论,制定治疗方案:考虑患者碱中毒明显(PH7.55)予单重血浆置换联合CRRT治疗,并免疫抑制,丙种球蛋白、抗感染等治疗。令人可喜的是,患者经过治疗,血小板计数升至×10^9/L,体温降至正常,并且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消失,全身出血点基本消退,病情好转。患者现已出院。为了感激肾内科全体医务人员的辛勤付出,患者特地在家人的陪同下送来一面锦旗。

小科普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组罕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因素或疾病引起。它的临床特征是发热、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枢神经症状和肾脏受损五联征。各年龄组均可发病。病情发展迅速,病情重,死亡率高达90%。

病因未明。病理为全身性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可累及全身各脏器,实验室检查血象特征性改变是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畸形及大小各异的红细胞碎片,有核红细胞、嗜点彩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增高。血浆间接胆红素和乳酸脱氢酶增高,并出现血红蛋白血症,血小板数减少。

TTP有较高的复发率,尤其是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TTP。为防止复发,首先应注意避免诱因如感染、药物、妊娠等,感染常为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等,甚至注射疫苗);药物包括抗肿瘤药物(丝裂霉素、长春新碱、顺铂、博来霉素、胞嘧啶、柔红霉素、阿糖胞苷等),抗血小板药物(噻氯匹啶、氯吡格雷等),钙调节药(唑来磷酸等)。对于难治性和复发性TTP,可以考虑增加血浆置换的频率、脾切除以及应用抗CD20单抗治疗。

这是我院肾内科成功抢救的第二例TTP。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肾内科成立独立病区以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立足患者的需求,医院标准要求,高质量服务青浦区以及周边肾脏疾病患者。

专家介绍

白寿军主任医师

博士、复旦大学硕士生导师

医院肾内科主任、青浦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肾病营养学组”委员;华东肾脏病协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肾脏康复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区县协作组委员;主要研究方向:肾间质纤维化防治研究、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承担10余项国家级和上海市课题,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中华肾脏病杂志》论著6篇,SCI6篇。

长期从事肾病内科临床工作擅长各种原发性及继发性肾脏疾病,如膜性肾病、难治性/复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急性间质性肾炎、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高尿酸血症性肾病等,对少见疾病肾损害,如:ANCA相关性血管炎、重症狼疮性肾炎、骨髓瘤性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深地见解。熟练掌握肾内科各种技术,如:肾穿刺术、腹膜置管术、长期导管置入术、腹膜透析、各种血液净化技术等。

扫一扫









































北京哪个医院医白癜风
北京哪个医院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f/1680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