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皮质类固醇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抗菌治疗的辅助治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就此问题做一个系统综述。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重症CAP
皮质类固醇治疗重症CAP患者临床病死率显著获益的数据有限。一些荟萃分析发现,使用皮质类固醇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但其他荟萃分析未发现皮质类固醇可减少死亡风险,荟萃分析中纳入的研究质量及对重症CAP患者的定义不尽相同。在一项双盲试验中,46例重症CAP患者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随机接受IV氢化可的松(mg推注,接着10mg/h)或安慰剂治疗7天。与安慰剂相比,氢化可的松治疗的患者机械通气(4天vs.10天)和住院天数(13天vs.21天)的中位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安慰剂组7例患者死亡,氢化可的松组无患者死亡。一项针对80例ICUCAP患者的单盲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使用IV氢化可的松能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但安慰剂组的基线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明显较高。慢性肾病与肺炎相关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风险增加有关。另一项双盲试验中,例CAP患者随机接受口服泼尼松50mg或安慰剂,每日1次,共7天,泼尼松组到达主要终点时间明显低于安慰剂组(3.0天vs.4.4天),但泼尼松未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死率和肺炎复发情况等临床结局,且高血糖风险显著增加(19%vs11%)。目前尚不清楚主要终点的差异是泼尼松的真实有益作用,或临床某些稳定性指标(如温度、血压)等影响的假象。一项由例重症CAP和高炎反应(C反应蛋白mg/L)患者组成的双盲试验中,患者随机接受IV甲泼尼龙0.5mg/kg或安慰剂治疗,每12小时一次,持续5天。甲泼尼龙治疗失败的主要终点显著低于安慰剂组(13%vs.31%)。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甲泼尼龙治疗组晚期影像学进展率较低(2%vs.15%);甲泼尼龙未显著降低住院病死率,和临床稳定时间或住院时间。轻中度CAP
没有证据表明,皮质类固醇可以降低轻中度CAP患者的病死率或其他不良临床结局。一项例严重程度不同的CAP住院患者的随机、双盲试验中,包括使用泼尼松龙50mg/天,共7天的干预措施,未能改善住院时间、死亡率,或与标准治疗相比,再入院率与消化道出血风险增加有关(2.2%vs.0.7%)。不良反应
使用皮质类固醇常出现高血糖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皮质类固醇也与出血、继发性感染和再住院率增加相关。一项荟萃分析发现,在流感肺炎患者进行的小型回顾性研究中,使用皮质类固醇可增加死亡风险。指南推荐
最新的ATS/IDSA指南建议反对CAP和流感肺炎使用皮质类固醇的辅助治疗,除非患者有其他适应证,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自身免疫性疾病。他们支持目前脓毒症指南的建议,即IV氢化可的松mg/d用于对液体复苏和血管加压药支持治疗无效的CAP伴脓毒性休克患者,即使脓毒性休克指南中,该建议为弱建议,且支持证据质量较低。要点总结
?用于评价使用皮质类固醇辅助治疗是否可改善重症CAP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临床试验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没有证据表明辅助使用皮质类固醇可改善轻中度CAP的结局。?皮质类固醇可增加高血糖风险,使用皮质类固醇与出血、继发性感染和再住院率增加相关。?指南建议不使用皮质类固醇辅助治疗CAP或流感肺炎,除非患者有其他适应症。结论
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重症CAP患者是否临床结局,不同试验数据不同,在取得更多证据之前,可能不应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是应该用于难治性感染性休克患者。皮质类固醇治疗可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高血糖。尚无数据支持,其用于轻中度的CAP患者。医脉通编译整理自:Corticosteroidsin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J].JAMA,,undefined:undefine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f/170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