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导读:当老年糖尿病遇到骨质疏松症,如何避免“顾此失彼”?

骨质疏松症发病隐匿,常被称为“无形杀手”,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已达32%。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临床并不少见,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与骨质疏松症相互并存。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可引起脆性骨折,甚至可致死致残,使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下降。

临床上针对这类患者的治疗比较棘手,既要考虑降糖药对骨质疏松的影响,又要考虑抗骨质疏松药对糖尿病的影响,同时又要考虑老年糖尿病患者慢病共存、多药并用现象突出,在药物选择上须综合考虑,才能避免“顾此失彼”,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那么临床上遇到这样的患者究竟该怎样遣方用药呢?下面笔者参考文献,做一总结以飨读者。

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4个特点

1.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腰酸背痛、弯腰驼背、身高变矮等;严重者会发生骨折,有可能在轻微外力如负重、挤压、跌倒等情况下发生骨折,骨折多发生在胸腰椎、腕部和髋部患者,反复发生骨折,危害性大,致残率高。

2.慢病共存现象突出,加之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减退,药物的分布、转化、代谢和排泄过程发生改变,增加了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发生风险。

3.低血糖风险高、夜尿增加、视力下降(视网膜病变或白内障)、平衡功能减退(神经病变、足部溃疡、截肢)、直立性低血压和反应减退等都增加了跌倒的机会,骨折风险高。

4.治疗过程中药物服用方法复杂、治疗依从性差;另一方面,老年人常常存在机体的反应速度和能力下降,自我防控能力下降,治疗风险升高。

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时,需注意这4个方面

1.在个体化综合评估的基础上给予合理的干预治疗会增加治疗的针对性,权衡获益风险比,避免过度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f/1719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