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将持续胸闷的妻子送到急诊科,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进行了抢救,后病情缓解。王先生很费解,妻子之前没有冠心病,也没有胸闷、胸痛的毛病,没有高血压,身材不胖,但有10余年的糖尿病史,空腹血糖控制在7~10mmol/L左右。

  有糖尿病神经病变心脏损害“悄无声息”

专家介绍,该患者有较长的糖尿病史,可能在糖尿病前期对心血管的损害就已经开始。因为这种损害是缓慢发生的,同时可能合并了糖尿病的神经病变,使患者对疼痛的感觉不明显。这种神经病变对于患者来说是很危险的,因为心脏病的疼痛对人体起保护作用。如果一点感觉都没有,一旦发生严重的疼痛,就可能是心肌梗死。由于患者的神经末梢受到损害,感觉迟钝,在平时出现心肌缺血的时候不易察觉,我们称之为无痛性心绞痛。

  糖尿病和心梗等危

  近年来,专家已经把糖尿病看做心肌梗死的等危症,也就是说得糖尿病的危险相当于得过一次心肌梗死,这其中主要原因就是糖尿病极易并发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那么,为何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易患心血管并发症呢?这是因为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代谢紊乱性疾病,不仅会影响糖类的代谢,导致高血糖,还会影响蛋白质和脂质代谢,导致脂代谢紊乱和高脂血症,从而导致血管壁损伤、狭窄,诱发冠状动脉硬化,发生冠心病。其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远较无糖尿病患者高,且发病早。

  此外,糖尿病患者往往会有胰岛素抵抗,即机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为了保证血糖的水平正常,胰岛β细胞必须分泌较正常人高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胰岛素,形成高胰岛素血症,最终导致血糖升高、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这无一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同时,糖尿病患者血中葡萄糖浓度较高,糖化血红蛋白增加,使红细胞携氧能力降低,心肌容易缺氧。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黏附性和聚集性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易发生血栓。

  糖尿病性心脏病不易发现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患者早期可能无临床症状,或呈非特异性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头晕、失眠、多汗、心悸等。他们有的容易疲劳,过度活动后出现气促、胸闷、发绀等;多数经常出现心肌缺血的症状,如胸闷、憋气、胸骨后疼痛。糖尿病性心脏病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或猝死。

  糖尿病性心脏病死亡率较高,但可怕的不是糖尿病性心脏病,而是至今还有2/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密切关系,不知道糖尿病患者除了严格控制血糖外,还要严格控制血脂、血压,及时纠正体内的高血黏、高血凝、高胰岛素血症状况。

糖尿病性心脏病预防

一级预防

糖尿病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实际上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易发病因。尸检证明动脉粥样硬化早从儿童时期已有发生,有的青年时期已相当严重,所以预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遗传学中已经证明,糖尿病为多基因遗传疾病。冠心病20世纪70年代后国外已注意到其遗传学方面的问题,有的调查资料报告,父母1人有冠心病,其子女的冠心病发生率2倍于无冠心病家庭;父母2人有冠心病其子女冠心病发生率5倍于无冠心病家庭。可见冠心病的发生与遗传家族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凡是家族中有近亲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压者,都应该采取的积极的一级预防措施,防止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

二级预防

又称继发性预防,凡是已患糖尿病冠心病者,对于诱发或促进其病情发展的诸因素都应该避免,对于有症状者应该积极进行治疗,控制心绞痛,纠正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

三级预防

根据病因、病机演变的途径进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其特定的原因,预防这些病因、病机的演变是防止糖尿病冠心病发展的重要措施。

1、要注意饮食营养合理化,避免药物经常化:许多资料表明,体胖者易患糖尿病与冠心病,二者对肥胖者犹如姊妹形影相伴。根据石家庄城乡的普查超过标准体重10%者为高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者为低体重;在平均标准体重以内者为正常体重。结果是高体重者患病率高(8.%~8.97%)。低体重者患病率低(2.%~2.92%);正常体重者患病率介于二者之间(.06%~5.10%);三者患病率中,低限为农村患病率,高限为城市患病率。北京地区对冠心病,心绞痛调查分析,肥胖者发生率为49.2%,体瘦者为10.1%两组的调查结果提示,体重的高低与患病率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糖尿病冠心病更是如此。因此,防止体肥超重是预防糖尿病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2、体育运动经常化,防止好逸恶劳悠闲化: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新陈代谢性疾病,运动是糖尿病四大基本疗法之一。运动能够改善细胞膜的功能改善细胞器的功能,也能改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所以,运动是防治糖尿病冠心病、降低体重的重要措施尤为重要的注重体育运动的经常化。生命在于运动是至理名言。好逸恶劳悠闲化应该避免,这是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降低的温床。有人曾统计,中国从秦始皇至清朝末代皇帝有生卒年月可考的人,其中70岁以上的仅有10人,占4.76%;40岁以内死亡的短命皇帝人,占57.14%,其早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好逸恶劳悠闲化。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戒除烟、酒不良嗜好,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养成稳定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和运动干预。适当参加运动或体力劳动保持体重正常避免超重和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有助提高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功能。有报告常规参加运动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降低5%~50%;低盐(建议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6g)低脂饮食(多摄入不饱和脂肪酸);戒烟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重要危险因素,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年龄较早,不吸烟者生活在吸烟的环境中(被动吸烟)亦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停止吸烟可使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明显降低;戒酒,饮酒对心血管疾病产生的影响尚有一些争议,有认为少量饮酒(0~60ml/d)可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大量饮酒可升高血压和血脂,糖尿病患者饮酒可能干扰糖代谢,应尽可能地避免饮酒或不饮酒。









































云南治疗儿童白癜风
什么是泛发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y/1625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