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基础知识

1.什么是糖尿病?

是一种代谢疾病,身体不能产生任何或足够的胰岛素,导致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升高。

2.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有“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症状,且符合以下三条之一:

1)空腹静脉血浆血糖≥7.0mmol/L;

2)随机血浆血糖≥11.1mmol/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服用后2小时血浆血糖≥11.1mmol/L。

如果没有三多一少症状,但只要两次血糖化验结果高于上述标准,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3.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的区别

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体,约占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以上,其中腹型肥胖和超重者居多。

1型糖尿病多发于幼儿及青少年时期,约占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的5%,胰岛素生成减少或消失,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

4.得了糖尿病会死吗?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不能治愈,但可以控制,如果血糖控制良好,生活质量可接近正常人。但若不控制,糖尿病并发症会严重损害健康,减少寿命。

5.什么是血糖?

血糖是血液中的葡萄糖,通常指血浆血糖浓度。正常人的血糖值为:空腹血糖小于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

6.什么是空腹血糖?

指在隔夜空腹(8到12小时未进食,喝水除外)后,在第二天早上8点之前的血糖值。空腹血糖能比较真实的反应血糖状况,也是衡量胰岛功能、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7.什么是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是从吃的第一口饭开始计算的,2小时后的血糖。正常情况下,餐后0.5-1小时血糖达到最高,餐后2小时基本恢复到餐前空腹状态的水平。

8.血糖多少才正常?

正常人空腹血糖为:3.9mmol/L-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随机血糖不超过11.1mmol/L。

9.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

糖尿病患者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4.4mmol/L-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

10.糖尿病会遗传吗?

糖尿病具有一定的基因遗传性。2型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显性遗传。

11.哪些人容易患糖尿病?

1)有糖尿病家族史;

2)肥胖超重者;

3)静坐的生活方式(不怎么运动);

4)年龄高于40岁;

5)有巨大儿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

6)出生时体重小于5斤的人。

12.糖尿病8大危险信号

1)视物模糊;

2)小便泡沫增多;

3)皮肤瘙痒/干燥;

4)四肢乏力、恶心、呕吐;

5)手脚发凉、皮肤苍白或发紫;

6)胸闷、心前区不舒服;

7)手脚及腰腹部的皮肤长水泡;

8)血压变化。

13.慢性高血糖有哪些危害?

1)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中风;

2)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中有20%-40%发生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肾衰竭的主要原因;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4)糖尿病神经病变,四肢麻木;

5)下肢血管病变,下肢缺血性溃疡。

14.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糖调节已受损,表现为空腹血糖5.6-7.0mol/L(空腹血糖受损)或餐后血糖7.8-11.1mol/L(糖耐量减退)。

15.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妊娠

妊娠糖尿病,是指怀孕前没患糖尿病,而在怀孕时才出现高血糖的现象。

糖尿病妊娠,又叫糖尿病合并妊娠,是指原先已患有糖尿病,后怀孕的。

16.什么是糖耐量减低(IGT)?

糖耐量减低是餐后2小时静脉血糖值7.8~11.1mmol/L,高于正常值却低于糖尿病诊断标准,且空腹血糖值尚在糖尿病诊断标准7.0mmol/L以下。

17.什么是空腹血糖受损(IFG)?

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血糖值表现为餐后正常,但空腹静脉血糖在6.1~7.0mmol/L之间,高于正常值6.1mmol/L却低于糖尿病人诊断标准7.0mmol/L。

糖尿病管理/治疗

18.怎样预防糖尿病?

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标准体重、缓解精神压力,可预防糖尿病。

19.糖尿病管理的“五驾马车”是?

血糖监测、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糖尿病知识教育。

20.糖尿病人运动如何运动?

遵循原则,即每天运动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周5次,运动时心率不超过“-年龄”。运动方式采用慢跑、快走和做操等强度不大的。运动时有点用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

21.胰岛功能检查包括什么?

胰岛功能检查,包括胰岛素、C肽、血糖测定。

知识卡片

C肽,是胰岛β细胞的分泌物。

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原,会被分解出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和一个分子的C肽。所以C肽浓度,可以间接反映胰岛素浓度。

22.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

有四种常见原因:

1)药量不足(排除苏木杰反应);

2)黎明现象;

3)苏木杰效应;

4)头天晚餐吃太多。

23.什么是胰岛素?

胰岛内有很多内分泌细胞,其中的“胰岛β细胞”专门负责生产胰岛素。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具有降糖作用的激素,没有胰岛素,血糖就无法被机体分解和利用。

24.哪些人应采用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只能依赖胰岛素为主的治疗。

2型糖尿病出现以下状况时,必须补充外源胰岛素治疗:

1)糖尿病合并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乳酸性中毒伴高血糖等;

2)手术或各种应激状态影响到血糖及代谢紊乱时;

3)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存在禁忌症;

4)经饮食运动疗法及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仍不达标者;

5)全胰腺切除或坏死性胰腺炎导致胰岛素水平绝对缺乏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等。

25.注射胰岛素的最佳部位

围绕肚脐眼四周一拳宽的位置、大腿根部外侧。

26.胰岛素治疗要个体化

每个患者的病型、病情、年龄、胖瘦、肝肾功能状况、作息规律、经济条件等不同,所以胰岛素治疗要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

27.常见超长效胰岛素及特点

来得时(甘精)、长秀霖、地特胰岛素(诺和平)。超长效胰岛素经皮下注射后2~4小时起效,作用可维持24小时,同时几乎没有峰值出现,低血糖发生率较低;主要控制夜间及空腹血糖;每天在任一固定时间注射,每日一次。

28.常见长效胰岛素及特点

鱼精蛋白锌胰岛素。长效胰岛素仅能皮下注射,注射后3~4小时起效,8~12小时为作用高峰,作用持续大约36小时,控制全天基础血糖,也可与短效胰岛素联合应用,注射方法要求每天任一固定时间注射,每日一次。

29.常见中效胰岛素及特点

诺和灵N、优泌林N、甘舒霖N。中效胰岛素作用特点是皮下注射后2~4小时开始起效,4~12小时达作用高峰,药效持续16~24小时,主要控制夜间及空腹状态下的基础血糖。中效胰岛素是混悬液,使用前必须摇匀。必须早晚餐前注射,每日2次。

30.常见短效胰岛素及特点

诺和灵R,优泌林、甘舒霖R。短效胰岛素作用特点是皮下或肌肉注射30分钟后开始起效,注射后2~4小时达作用高峰,药效可持续6~8小时,主要用于控制当餐餐后血糖,必须提前半个小时注射才起效。

以上是小编今天分享一部分内容,想了解更多敬请期待明天







































北京好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y/167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