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鉴水师”蓝字爱上我
糖尿病该如何喝水?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数据,年全球约4.63亿20-79岁成人患糖尿病,11个人中有1个为糖尿病患者。其中,中国是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年患病人数达到1.14亿。在年时我国就有万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其中40.8%的人年龄低于60岁,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已经成为威胁中国人健康的大问题。
而最让人痛心的是,目前临床上还不能根治糖尿病,对糖尿病还是以防治为主。
糖尿病及分类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一般在临床中,按照糖尿病病因学分类法分为5大类型,即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
按照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三多一少”,指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一般不明显或仅有部分病患表现,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另一大类是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表现。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皮肤感染、糖尿病足。
早期糖尿病症状表现
1、因体内的糖分作为尿糖排泄出去,吸收不到足够的热量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会经常感到异常的饥饿,食量大增,但依旧饥饿如故。
2、早期糖尿病症状会出现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看不清模糊不清,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眼皮下垂,视界变窄,眼睛突然从远视变为近视或以前没有的老花眼现象等。
3、早期的糖尿病糖尿病人会有顽固性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夜间小腿抽筋、眼运动神经麻痹,重视和两眼不一样清楚,还有自律神经障碍等症状。
除了早期糖尿病症状影响患者生活外,晚期糖尿病的并发症也直接威胁患者的健康。糖尿病加速了患者血管的堵塞,缩短了患者寿命,这种疾病如果控制不好的话,还会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口腔病、糖尿病神经病、糖尿病脑病、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病,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微量元素与糖尿病
糖尿病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疾病,只能控制饮食防止合并症。但是,元素医学认为,糖尿病的病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材料不足。二是糖脂肪代谢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紊乱。
曾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和平奖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莱纳斯·鲍林博士指出:“人类所有疾病均可源自矿物质的缺乏”。美国诺贝尔奖候选人DR.JOELWALLCH博士用了12年时间,对个自然死亡的动物和名自然死亡的人进行尸体解剖,惊异发现他们死亡的共同原因是“矿物质缺乏”,揭开了人类“死亡之迷”。
微量元素的作用不是单一的。有时缺乏一种就有可能生成多种疾病,如缺乏微量元素锌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还有可能导致生殖器官、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受损等;缺乏铬,最易导致脂肪、糖类和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出现异常,不但会使身体变得肥胖,还有可能患上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等。
而只要给病人补充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使体内元素达到平衡,满足胰腺分泌胰岛素所需的原料,保证糖脂肪代谢系统、内分泌系统得到调节,就可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可预防癌症、心脏病、骨质疏松症、龋齿等多种疾病。
而糖尿病人最容易缺乏微量元素,因为:
(1)糖尿病病情未控制好时,各种营养素呈代谢负平衡。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人在血糖过高时,钙、磷、镁、锌、钒、锂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C均呈负平衡,出现明显的缺乏。
(2)肥胖糖尿病患者为了维持理想体重需要减肥,要控制饮食和选择食品,容易造成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
微量元素的来源。微量元素的存在范围十分广泛,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和富含微量元素的泉水都含有微量元素。因此,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应学会合理、均衡搭配食物,获取充足的微量元素,以保障身体健康。
其中,在人类众多而繁杂的食物链中最宝贵、最廉价、最有防治力量、最不可或缺的含有矿物质微量元素的物质,是水!
糖尿病与水的关系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是水,水是人类从中摄取各种营养、调节和维持机体活力的载体。人体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为了输送营养、调节体温、排出代谢废物及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每天都需要足够的水分供应。在非工作或非显性出汗状态下,通常为2.5L~3.0L,绝大部分摄取自饮水及食物中所含的水。
不管饮食结构如何丰富,人体都需要从饮用水中摄取一部分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如果长期饮用不含矿物质微量元素的饮用水,就会带来各种健康风险。
对于糖尿病患者,即使轻微脱水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由于儿童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依从性较成人差,保持机体水分并从中吸取足够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对糖尿病儿童是更大的挑战。
(一)糖尿病其实就是与“水”有关的病
糖尿病在中医属于消渴病范畴。中医认为消渴病的总病机就是津亏燥热,是阴精亏损的一种疾病。《淮南子·天文》中说:“积阴之寒气为水”。可见中医认为糖尿病是一种与“水”有关的病。
人体有六大营养素:糖、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和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糖尿病不仅是糖代谢的异常,而且会影响到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等一些列代谢紊乱。所以说患上糖尿病几乎就囊括了人体各种营养元素的代谢紊乱。我们忽视的较多的就是水的代谢紊乱。
正常人的血糖平衡被严格控制,从而保证血糖不会忽高忽低。但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即使在糖尿病前期,机体就已存在葡萄糖调节失常,为了将过量的糖从尿中排出,机体将水分从细胞中转移出来。排出一个葡萄糖分子要带走两个水分子,因此糖尿病患者极容易出现脱水。
糖尿病危急症——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性综合征(HHNS)就是糖尿病患者因重度脱水导致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一旦出现也会威胁生命。为了预防这种严重并发症,最好方法是保持身体水分,救治HHNS的关键治疗手段之一就是补水。
(二)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饮水
一、饮水水量:伍永田博士研究发现饮水量的2/4/6规律
2积病。每天饮水量为体重的2%左右,积累病因,迟早会生病。因为饮水量太少,导致人体新陈代谢不正常。
4维持。每天饮水量为体重的4%左右,维持原状。因为4%为饮水量基本上够用,能保障人体新陈代谢基本正常。
6康复。每天饮水量为体重的6%-10%,属于多饮水。多饮水有利于慢病康复,也有利于感冒发烧咽喉肿痛等急性病康复。每天饮水多少才算多?以前没有人给出适应每个人的具体数据。从伍永田博士创新中医科学饮水开始,给出了每天多饮水的具体数据,就是人体体重的6-10%。多饮水,除了能保障人体每天的新陈代谢正常,还能逐步去除以前饮水不足积累的病根----代谢废物。
不少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多饮多尿症状,即使口渴也不愿喝水或尽量少喝水。这样表面上看多饮多尿症状减轻了,但却导致了血糖值升高,事实上加重了糖尿病情。根据有关资料分析统计,因饮水不当而诱发病情加重的,占糖尿病患者的一至二成。
糖尿病患者如果限制饮水,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进而升高血糖,而且会加重高渗状态,对病情非常不利。如果等到口渴才喝水,这时血糖已经发生了一定的波动。所以不渴不喝水是个错误的习惯,糖尿病患者需要随时补水少量随饮。喝水不是为了解渴,而是让其参与新陈代谢,本来糖尿病就有高黏血症,缺水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导致心脑血管病。禁忌暴饮,一次暴饮、饮水过多会造成肺、肠胃、肾等内脏损害。
二、饮水时间
(一)每天7-19点:根据体重和健康状况饮用一天总量的三分之二。
(二)19-次日7点:根据体重和健康状况每天饮用总饮水量的三分之一。
三个重要喝水时间:
1、清晨起床之后
2、饭前
3、睡前
三、饮水水质
喝什么样的水才能让大家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喝什么样的水才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有效地缓解、遏制甚至治愈病情呢?首先我们想到的是符合健康标准的饮用水。健康好水需满足以下标准的一条或一条以上:
1、好T值:tds以上,无超标矿物,含微量的硒锶钒锌一种以上有益元素。
2、好pH值:7.30到8.5。
3、好硅值:偏硅酸大于20毫克每升或二氧化硅大于15毫克每升。
4、好硬度:到毫克每升。
5、好水源:无污染,天然可直饮。
四、饮水温度
45℃左右的温水,口感好,活性强。为何活性强?因为水温高一点,进出细胞的速度就快一点,所以说活性强一点。饮水的温度比身体温度高几度,也能活跃人体机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部分内容源于网络资料整理,
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
1
冬天这样洗澡=生病+短命!
2
喝水不养生?那是你喝的不对!
3
多喝水有多重要?有时候它比补药还好
4
美国医学专家证实:喝水胜过吃药
5
文盲不可怕,水盲能害人啊
6
多喝水,省的是药费,得的是一生健康!
*还有一点最重要的,为了保证您能每天收到新的文章,请按照下图操作方法,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y/17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