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preventionofgout
一、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
根据其发生原因,可以将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一、原发性:
(1)酶及代谢缺陷:见于PRPP合成酶活性增加或HGPRT部分或全部缺乏,均使尿酸产生过多,为性连锁遗传,不足1%;
(2)原因不明:主要指原因不明的肾脏排泄减少和原因不明的尿酸产生过多,为多基因遗传。
二、继发性:
(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使尿酸产生增加,如糖原贮积症Ⅰ型等;
(2)核酸转换增加,常见于外科手术后,放、化疗后,危重病人,慢性溶血,红细胞增多症,恶性肿瘤,骨髓或淋巴增生病等;
(3)嘌呤摄入增加:饮酒及食用高嘌呤食物;
(4)肾清除减少:如药物、中毒或内源性代谢产物如酮体、乳酸等因素使尿酸排泄受抑和(或)吸收增加。多见于伴发慢性肾炎、高血压、脱水、糖尿病酮症或酸中毒、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甲状腺功能亢进、服用袢利尿剂以及胰岛素抵抗等。
虽然痛风是急性的,但是突然肿疼的关节背后却代表着已持续多时的身体代谢变化——尿酸的产生和排泄不平衡。
早期为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当尿酸浓度达到血液溶解的上限后,就会在关节软骨、滑膜内及关节周围等组织析出尿酸盐结晶,从而触发身体免疫反应,造成组织损伤和疼痛。
二、痛风=“慢性癌症”?
痛风之所以被称为“慢性癌症”,是因为无论是发病的疼痛程度还是不断复发的沉重打击,终身不能治愈的恐惧以及难以忍受的饮食控制,都可以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痛风对身体的损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反复发作、剧痛难忍的急性关节炎,慢性钝痛、导致关节畸形的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日久堆积的痛风石及其破溃后的难治溃疡;
对肾脏造成的一系列损伤;
肾盂肾炎、反复尿路感染、肾结石、肾功能损伤,甚至于肾衰竭、尿毒症;
还有四大危险并发症: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病。
三、如何预防痛风?
撕心的疼痛从关节里渗出来,随着血管的跳动扩散全身,就像一个锉刀无休止地挫着你的骨头。——一位患者口述急性痛风发作时的感受。
作为古时的“富贵病”,痛风已经越来越平常地出现在我们身边。发作前毫无征兆,发作时又堪比生育疼痛,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潜伏在尿酸偏高的人们的身边。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控制尿酸水平、预防痛风呢?
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预防痛风发作以非药物治疗为主,主要包括饮食控制和戒酒,避免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如利尿剂、小剂量阿司匹林、复方降压片、吡嗪酰胺、硝苯地平和普萘洛尔等。
如果饮食控制后血尿酸仍高于9mg/dl时,可用降尿酸药。
对于已经发生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间歇期患者,应该预防痛风的再次发作,关键是通过饮食和药物治疗使血尿酸水平控制达标。
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或损伤,控制体重,多饮水,长期碱化尿液等。
小提示:
痛风容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因此痛风患者平时除了监测血尿酸,还需要监测血压、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肌酐、尿素氮等生化指标。
从性别上来说,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痛风,但女性也是有几率患病的,因此也不能掉以轻心哟。
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END—
每周为您提供最暖心的
健康小知识
快扫描右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l/168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