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爆料
为规范高血压的诊疗和管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苏州工业园区心血管健康研究院联合决定,在全国发起若干个高血压达标中心建设项目,旨在加强高血压的规范化诊疗,项目发起后得到各医疗机构的踊跃参与。但由于高血压患者数量庞大,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便捷的高血压管理,推动高血压患者全面达标刻不容缓,特启动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建设,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主要针对院内信息化建设水平较好的医联体单位,可以支持搭建血压管理智能平台,有条件的实现院内信息化平台同高血压达标中心数据填报平台的对接。医院进行规范化开展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建设,特制定认证标准。标准共包含四大部分(分),分别是:基本设施与资质(分)、信息化平台对接(分)、高血压的诊治与管理及培训(分)、持续改进(50分)第一部分基础设施与资质(分)一、成立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的医联体(50分)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是在信息化平台建设基础上专门为具备医联体/医院而设置,该医联体/医共体组织需要包括1医院(医院)和至少1医院(医院、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组建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组织机构,成立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专家委员会,并任命医疗主任和协调员。由于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医院医院的许多科室和部门,通过整合相关优势技术和力量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便捷的院内诊疗及双向转诊通道,因此需要组建一套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协调和管理。1.医院合作协议签署:医院应与至少1医院(医院、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署正式的关于成立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的建设协议,医院联合诊治、双向转诊高血压患者、共同推进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建设等内容;(1.10)(5分,资料)说明:1.10请医院医院医院的合作协议,医院公章扫描件。2.医院发布关于承诺全力支持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建设的承诺函,该承诺函应包括以下内容:(1)为全力支持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的建设与认证,医院医院共同承诺分配相应人力、设备和财政资源,并做好监察、考核、质量控制等工作,确保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规范化运行;(1.11)(5分,资料)(2)支持门诊区域建立独立的高血压诊室或区域开展高血压诊疗,急诊区域设置公用高血压测量点,住院部心内科病房区域建立独立区域开展血压测量等,且以上场所设立统一标识;(1.12)(5分,资料)(3)对医院各部门以及医院之间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流程优化需求;(1.13)(5分,资料)(4)医院共同承诺支持并协助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实施各类培训计划(1.14)(5分,资料)说明:1.11-1.14请医院医院分别上传包含以上全部内容的承诺函,医院公章扫描件。1.医院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专家委员会组建和人员职责医院医院共同发布正式文件成立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及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专家委员会,该专家委员会任命文件包括成立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的意义及目的、成立本医联体的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专家委员会、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主要岗位设置及职责、本医联体的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组织架构图,具体职责人员如下:(1)由医院院长或医疗副院长分管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主持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的建设和重大决策;(1.15)(5分,资料)(2)由医院正式任命或由心内科主任授权一名具有心血管内科专业背景的高级职称医师担任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项目的医疗主任或者负责人,该医师应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专业技能,必须具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诊断及救治(含紧急处理及长期治疗)的能力;(1.16)(5分,资料)(3)组建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专家委员会(1.17)(5分,资料),要求:专家委员会成员: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熟知高血压基础与临床研究现状,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成员组成:可由医院医院的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老年病科、普内科、急诊科等学科的专家参与,每医院的以上对应科室主任均应参与专家委员会;(4)医院及每医院均应设秘书1人,负责协调医联体之间及各学科之间的工作;(1.18)(5分,资料)(5)明确各成员在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的工作职责;(1.19)(5分,资料)二、硬件设施(40分)(一)医院(25分)1、每周至少有1个工作日的高血压专病/专科门诊(1.20)(5分,现场)2、病房配备有不少于5张可收治高血压患者的床位(1.21)(5分,现场)3、在门诊、急诊及住院部具备开展血压测量及诊治的场所且设立统一标识(1.22)(2分,现场)4、配备患者教育场所(1.23)(3分,现场)5、高血压专科需配备的检查设备(1.24)(10分,现场)(1)智能电子血压计(实时传输血压数据的医用智能血压计)(必备)(2)24小时动态血压仪((必备)(3)移动式智能血压系统(必备)(4)智能身高体重秤(有条件情况下可配备)(5)智能心电图(有条件情况下可配备)(6)动脉硬化检测仪(有条件情况下可配备)(7)免散瞳眼底相机(有条件情况下可配备)(8)血管内皮检测仪(有条件情况下可配备)6、医院需要具备的其他检查条件:(1.25)(5分,现场)包括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多普勒、脉搏波传导速度、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和尿电解质等,有条件时尽可能配备的检查条件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心脏核素扫描显像、心脏磁共振和动脉造影等(二)医院(15分)1、在门诊、急诊及住院部具备开展血压测量及诊治的场所且设立统一的标识(1.26)(2分,现场)2、配备患者教育场所(1.27)(3分,现场)3、医院需配备的检查设备(1.28)(10分,现场)(1)智能电子血压计(实时传输血压数据的医用智能血压计)(必备)(2)24小时动态血压仪(必备)(3)移动式智能血压系统(必备)(4)智能身高体重秤(有条件情况下可配备)(5)智能心电图(有条件情况下可配备)(6)动脉硬化检测仪(有条件情况下可配备)三、人员配置(10分)(一)医院1、具有从事高血压及相关专业的执业医师团队,其中至少一名副高及以上医师、两名中级职称医师,能为本地区其它医疗机构提供难治性高血压、高血压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等复杂疑难病例诊治以及继续教育等服务和支持(1.29)(3分,现场)2、具有至少一名熟悉高血压(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筛查流程的医师或护士(1.30)(2分,现场)(二)医院1、内科医生团队具备从事高血压诊疗的能力,其中至少一名中级职称医师,医院转出的复诊高血压患者,以及新发的轻症高血压患者,对于本地区收治的难治性高血压、高血压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等复杂疑难病例具有完善的转诊制度(1.31)(3分,现场)2、具有至少一名熟悉高血压(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筛查流程的医师或护士(1.32)(2分,现场)第二部分医学数据智能平台(分,网审+现场核查)一、医联体现有信息化建设水平(50分)1、医院具备完善的院内信息平台,包含院内电子病历系统、HIS系统和LIS系统等(2.10)(15分,现场)2、制定了数据库的管理规范、使用细则及监督管理制度,并有数据的审核制度,确保数据库的真实、客观、准确(2.11)(10分,现场)3、医院医院各配备一个数据管理员,负责对所有入组患者数据的分析和管理(2.12)(15分,现场)1)检查数据的完整度2)定期对患者数据进行分析,给与临床诊治提供帮助4、数据管理小组成员必须接受数据库使用方法和相关制度的培训(2.13)(10分,现场)二、医联体内信息平台对接建设及后续运营(50分)1、院内高血压相关检查设备具备实时上传数据的条件,与医院内部信息平台联通(2.15)(15分,现场)2、部署网络及软硬件设备并支持数据平台对接,实现院内信息平台同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数据填报平台互联互通(2.14)(20分,现场)3、数据管理员需定期参加信息平台运营统一培训(2.16)(15分,现场)第三部分高血压的诊治与管理及培训(分)一、医院高血压的诊治、随访及转诊(62分)(一)高血压的检出(3.10)(2分,现场)1.已制订并熟悉高血压的筛查流程,包括普通人群及易患人群的高血压筛查流程,并将筛查流程上墙(二)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3.11)(6分,现场)1.已制订并熟悉以下文件:(1)规范的血压测量方法;(2)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包括新发现病例的血压检测间隔及次数标准、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并将诊断标准上墙;(3)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筛查流程,包括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的筛查流程;(4)高血压病因的筛查流程,包括在怀疑继发性高血压时的各种检查项目及筛查流程;(5)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相关临床情况的筛查流程,包括心、脑、肾、血管及眼底病变的检查项目及筛查流程;(6)高血压的心血管风险分层标准(三)高血压的治疗目标(3.13)(2分,现场)1.已制定并熟悉高血压治疗的目标(四)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3.14)(2分,现场)1.已制定并熟悉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减少钠盐摄入、控制体质量、不吸烟、限制饮酒、体育运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目标和措施(五)高血压的药物治疗(3.15)(10分,现场)1.已制订并熟悉以下文件:(1)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2)已制订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3)选择单药或联合降压治疗的流程图(4)常用降压药物(钙拮抗剂、ACEI、ARB、利尿剂、β阻滞剂、α-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中枢作用药物、直接血管扩张药)使用的适应证、禁忌证和使用方法(5)联合用药的适应证、使用方法、联合用药方案、固定配比复方制剂(六)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3.16)(8分,现场)1.已制订并熟悉以下文件:(1)调脂治疗的目标和原则(2)抗血小板治疗的适用人群、原则及注意事项(3)血糖控制的目标(4)高血压并发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适用人群和原则(七)特殊人群高血压处理(3.17)(26分,现场)1.已制订并熟悉以下文件:(1)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首选降压药物(2)高血压伴脑卒中的首选降压药物(3)高血压伴冠心病的首选降压药物(4)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首选降压药物(5)高血压伴肾脏疾病的首选降压药物(6)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首选降压药物(7)代谢综合征的首选降压药物(8)外周血管病的首选降压药物(9)难治性高血压的处理原则(10)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的常用降压药物及用法(11)围手术期高血压的防治原则(12)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的处理原则(13)妊娠高血压的常用治疗药物(八)高血压患者随访及转诊(3.18)(8分,现场)1.已制订并熟悉以下文件:(1)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流程图(2)降压药物剂量调整的时机和方法(3)危险分层的年度评估和分层与管理级别的调整方法(4)医院高血压患者向医院转出的条件及流程图,并将流程图上墙二、医院高血压的诊治、随访及转诊(36分)(一)高血压的检出(3.19)(2分,现场)1.已制订并熟悉高血压的筛查流程,包括普通人群及医患人群的高血压筛查,并将筛查流程上墙(二)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3.20)(10分,现场)1.已制订并熟悉以下文件:(1)血压测量方法(2)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包括新发现病例的血压检测间隔及次数标准、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并将诊断标准上墙(3)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筛查流程,包括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的筛查流程(4)高血压患者伴发心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及肾脏病病史的评估流程(5)高血压的简化心血管风险分层标准(三)高血压的治疗目标(3.21)(2分,现场)1.已制定并熟悉高血压治疗的目标(四)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3.22)(2分,现场)1.已制定并熟悉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减少钠盐摄入、控制体质量、不吸烟、限制饮酒、体育运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目标和措施(五)高血压的药物治疗(3.23)(10分,现场)1.已制订并熟悉以下文件:(1)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2)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3)选择单药或联合降压治疗的流程图(4)常用降压药物(钙拮抗剂、ACEI、ARB、利尿剂、β阻滞剂)使用的适应证、禁忌证和使用方法(5)联合用药的适应证、使用方法、联合用药方案、固定配比复方制剂(六)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3.24)(6分,现场)1.已制订并熟悉以下文件:(1)调脂治疗的目标和原则(2)抗血小板治疗的适用人群、原则及注意事项(3)血糖控制的目标(七)高血压患者的随访及转诊(3.25)(4分,现场)1.已制订并熟悉以下文件:(1)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流程图(2)医院初诊高血压患者转出的条件及流程图,医院随诊高血压患者转出的条件及流程图,并将流程图上墙。三、高血压的预防(3.26)(2分,现场)(一)已制定并熟悉高血压易患人群的预防策略四、培训与教育(50分)(一)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医院的培训,又分为以下两个不同的层次。(20分)1.医院领导、医疗管理、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应在高血压达标中心成立之前或最晚成立之后1个月以内至少进行一次。培训内容应包括: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的基本概念(建设背景、意义)、在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建设和流医院解决的主要问题等(3.27)(10分,现场)2.针对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医院核心科室专业医师和护士的培训,必须满足以下全部项目:(3.28)(10分,现场)已制定针对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老年病科等直接参与高血压诊治工作的各专科医师和护士的培训计划,该计划必须包括以下内容,且应在正式成立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后1个月内完成全面培训,以后每年进行一轮以确保新增人员得到及时培训(1)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的基本概念(建设背景意义)(2)高血压最新诊治指南(二)对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医院的培训(20分)对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医院的培训是高血压达标中心的重要职责之一,申请认证时必须满足以下全部条件:1.已制定针对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医院的培训计划,该计划必须包括以下内容:基于区域协同双向转诊制度的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的基本概念、高血压的综合诊治流程,应在成立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后2个月内完成上述全部培训计划,以后每年进行一轮。(3.29)(10分,现场)2.已经在至少1家以上的医院(医院)实施上述培训计划(3.30)(10分,现场)(三)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10分)为高血压患者提供高血压科普讲座及高血压筛查义诊等有关高血压的治疗、并发症的识别以及防治、家测血压的方法及频率、定期随访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工作,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患教活动。(3.31)(10分,现场)第四部分持续改进(50分)一、持续改进措施及制度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申报单位在提交认证申请前应进行数据平台的自我检查及评估,当数据平台显示的数据趋势至少在近3个月内达到以下要求时方可正式提交认证申请。1、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填报病例必须首先满足血压数据是通过智能血压计上传至高血压达标中心数据填报平台的数据;在此数据基础上方可进行完整病例的录入。同时录入病例满足以下关键质控指标及要求:(4.10)(40分,现场)质控指标认证中心要求(医联体为单位)每月智能血压计测量且同步至填报平台的数量≥50例(医院每月不低于30例,医院不低于20例)完整填报病例数量(认证前3个月)≥例(医院不低于例,医院不低于50例)血压达标率≥50%单片复方制剂使用率≥20%患者随访率≥70%存在有效的双向转诊持续增长家庭血压监测的比例≥50%生活干预和降压药物治疗比例≥80%2、开始运行的前3个月,每个月开展医联体内部医疗质量及医联体运行质量分析会,后续每6个月进行一次质量分析会,通过对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运行过程中的阶段性宏观数据分析,发现存在问题并制订改进措施(4.11)(5分,现场)3、每12月进行一次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运营及信息平台数据分析(4.12)(5分,现场)—Theend—
编辑:何芸熙
来源:高血压达标中心
声明:本文转载,仅供同行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万医者,加入万医生聚集的社群,有什么福利?●最权威最全面「医考神器」:书籍资料、网络学习卡、题库、直播
●社群长期招募各种医学兼职,有意者请添加小编vx(xly-)
●服务项目
●医书吧
●医考吧
●医学直播
●各专业医生社群精准广告投放(点击率:万/月、万/年)、学术宣传等
●其他服务:都看看吧,或许有你需要的哦!
漂亮的点个“在看”点击“阅读原文”加入各专业医生社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l/170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