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是肾脏疾病中一个常见的类型,在临床上通常叫肾病综合征。它可以有很多病因导致的,最终的表现可以是病人手脚非常浮肿,身体至下而上的浮肿,然后有些病人验血,会发现血浆白蛋白低。肾病按照发病因素分类一般分为原发性肾病和继发性肾病两类。原发性肾病多与自身先天免疫缺陷相关,而继发性肾病多伴有明确的继发诱因,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药物性肾损伤等等,而这些继发因素的发生也与日常不正确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尤其是生活水平提高后,不当的饮食习惯也成为主要原因之一。

肾脏健康

那么有哪些常见的肾病,与不当的饮食有关?下面就介绍一下四种可能是“吃”出来的肾病,比如高血压肾病、药物性肾损伤等,大致如下:

1、高血压肾病

高血压肾病是由于长期血压控制不好,引起了肾脏疾病,若是持续控制不好血压,肾脏的损伤也会进而加重,最终有可能发展到尿毒症和肾衰竭。其实血压控制不住,跟饮食和药物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吃出来的。比如在日常饮食摄入钠盐、油脂、胆固醇等物质较多时,可能会对血管造成一定损伤,破坏血管弹性,长期累积引起高血压。同时由于部分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而药物中含有一定激素、麻黄碱等成分,长时间服用也会引起高血压,因此高血压的发生与吃存在一定关系。所以建议在饮食方面多注意,尽量少吃高盐食物,不滥用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2、#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导致出现尿白蛋白和肾功能下降,就称为糖尿病肾病。如果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几率就会明显减少。若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同时合并有血压高或者血脂高等其他危险因素,那么就容易发生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会随着糖尿病的进展以及肾病的进展,逐渐进展到糖尿病性衰竭,这时不但要治疗糖尿病,还要治疗肾衰竭。其实糖尿病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在饮食上不加以控制,摄入过多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就会导致身体的血糖超标,容易诱发糖尿病的发生。所以生活中注意选择饮食清淡,尽量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还要做到低盐、低脂饮食。

糖尿病肾病、高尿酸血症

3、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也有可能是吃出来的,也与遗传以及身体的代谢状态有关。如果长期期进食高嘌呤食物,比如海鱼、蘑菇肉汤、动物内脏等,容易导致高尿酸血症,另外饮酒饮用含糖饮料高脂高热量饮食也会影响尿酸的排泄。所以高尿酸血症与饮食关系密切。但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尿酸排泄障碍,即便是低嘌呤饮食,也会导致高尿酸血症,某些患者的遗传机制也会造成尿酸生成较多。

4、药物性肾损伤

药物性肾损害指的是各种药物导致肾脏损害的一类疾病,包括中药、西药。常人体的肾脏是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用药过多会引起肾损害、肾毒性反应,还有过敏反应。现在药物性肾损害发生的越来越多,应该引起重视。因为正常的肾脏血流比较丰富,大量的药物会进入到肾脏,而且肾脏的毛细血管的表面积是比较大的,容易发生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而且肾脏对药物的排泄浓度是最高的。一些药物作用于肾小管,然后重吸收,可能会影响肾脏功能、导致肾损害。如果出现了药物性肾损伤要尽快把嫌疑的药物停用。

药物性肾损伤

以上四种肾病有可能是吃出来的,所以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方面,控制饮食结构,尽量控制高盐、高嘌呤、高糖食物以及药物的摄入,适当补充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还有就是一定要少喝酒少抽烟,以及不要生气,不要熬夜,不要过于劳累,任何损伤身体的不良习惯都会加重肾脏负担,还有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疏解焦虑、抑郁,还有悲观等不健康的情绪。最后就是在应用药物方面,药物一定要切记不能盲目的随便应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l/174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