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一、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A、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

B、空腹血糖≥7.0mmol/L(非同日两次空腹血糖);

C、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浆葡萄糖(2HPG)≥11.1mmol/L。

三、分类: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糖尿病分为四大类:

1、1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

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或伴有胰岛素抵抗,占糖尿病患病人数的85%。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3、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为继发性糖尿病。

4、妊娠糖尿病: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

四、糖尿病的病因或患病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2、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五、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六、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1、糖尿病急性酮症酸中毒。

2、糖尿病非酮性高渗综合征。

3、糖尿病合并感染。

七、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1、糖尿病眼病,如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人老年性白内障等。

2、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a、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如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b、糖尿病肾病,如蛋白尿、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3、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如末梢神经炎。

4、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变,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

5、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如脑血栓、脑梗塞等。

6、糖尿病足。

7、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如下肢血管血栓形成。

据调查,糖尿病病人合并冠心病比没有糖尿病的人高3倍,脑卒中4-10倍,高血压高1倍,因糖尿病并发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高17倍,并发视网膜炎而致失明的高25倍,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感染坏疽而截肢的高20倍。以上并发症,是糖尿病人致残率、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八、糖尿病的治疗原则:

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

(一)教育:

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何控制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二)自我监测血糖:

随着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的逐步普及,病人可以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剂量。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3:00)。强化治疗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2毫摩尔/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HbA1c小于7%。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

(三)运动治疗:

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病人的总体健康状况来定,找到适合病人的运动量和病人感兴趣的项目。运动形式可多样,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极拳、跑步、游泳等。

(四)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

1、总热量: 

总热量的需要量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力活动量、病情等综合因素来确定。首先要算出每个人的标准体重,可参照下述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或标准体重(kg)=[身高(cm)—]×0.9;女性的标准体重应再减去2kg。也可根据年龄、性别、身高查表获得。算出标准体重后再依据每个人日常体力活动情况来估算出每千克标准体重热量需要量。

根据标准体重计算出每日所需要热卡量后,还要根据病人的其他情况作相应调整。儿童、青春期、哺乳期、营养不良、消瘦以及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应酌情增加总热量。肥胖者要严格限制总热量和脂肪含量,给予低热量饮食,每天总热量不超过千卡,一般以每月降低0.5~1.0kg为宜,待接近标准体重时,再按前述方法计算每天总热量。另外,年龄大者较年龄小者需要热量少,成年女子比男子所需热量要少一些。

2、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每克产热4千卡,是热量的主要来源,现认为碳水化合物应占饮食总热量的55%~65%,可用下面公式计算:

根据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可进主食(米或面)~g,可作如下初步估计,休息者每天主食~g,轻度体力劳动者~g,中度体力劳动者~g,重体力劳动者g以上。

3、蛋白质:

蛋白质每克产热量4千卡。占总热量的12%~15%。蛋白质的需要量在成人每千克体重约1g。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消瘦,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加至每千克体重1.5~2.0g。糖尿病肾病者应减少蛋白质摄入量,每千克体重0.8g,若已有肾功能不全,应摄入高质量蛋白质,摄入量应进一步减至每千克体重0.6g。

4、脂肪: 

脂肪的能量较高,每克产热量9千卡。约占总热量25%,一般不超过30%,每日每千克体重0.8~1g。动物脂肪主要含饱和脂肪酸。植物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应采用植物油为主。

(五)药物治疗:

1、口服降糖药:磺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2、胰岛素治疗。









































北京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有什么中药制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z/165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