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
致力于权威的科学传播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马立萍丨主任医师
医院糖尿病门诊审核
血糖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
餐后血糖一般是指早、中、晚餐后2小时测定的血糖。一般通用早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餐后血糖是早期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也对预防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通常餐后血糖水平比空腹血糖水平要高,当餐后血糖超过11.1mmol/L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肾脏病变、心脑血管病变、四肢麻木等。
餐后血糖临床意义
1.餐后血糖有助于早期干预,降低糖尿病发病率。空腹血糖值正常时,但是餐后血糖却介于健康人和糖尿病患者之间,被称作耐糖量受损,此时如果不进行干预,部分患者就会发展成2型糖尿病患者。
2.餐后血糖有助于糖尿病早期诊断。糖尿病早期,空腹血糖通常比较正常,进餐之后血糖会迅速上升,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加,此时患者体内的胰岛储备功能会降低,胰岛素分泌量降低,餐后血糖就会偏高。所以,检查餐后血糖能够更早地诊断出糖尿病。
3.可以更好地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量受损人群中,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餐后血糖水平有关,国际上的很多研究都表明,餐后血糖可以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较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概率。
4.餐后血糖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诱因。研究表明,糖尿病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发病率和餐后血糖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早期死亡率随着餐后血糖的上升而增高,而和空腹血糖的相关性不大。这些研究都说明餐后血糖和心血管疾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餐后血糖正常值参考范围
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当餐后2小时血糖为7.8~11.1mmol/L时,可以诊断为糖耐量减低或受损。
温馨提示:检查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禁食。
来源:国家卫健委权威医学科普项目传播网络平台/百科名医网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在哪北京有治疗白癜风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zz/168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