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职业选择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良好和无糖尿病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下,体能和智力方面与普通人没有差别,可以从事绝大多数工作,而且应当积极参加社会工作,在工作方面不应当受到歧视。
糖尿病患者需要生活规律,工作体力适中,要保证能按时吃饭,按时吃药、按时注射胰岛素,最好上白班,不上夜班。劳动强度不规律,白班、夜班混上,容易造成血糖波动或低血糖。原则上应避免重体力劳动,不宜从事高温、高空及潜水作业,最好也不从事火车及公共汽车司机的工作。
一些国家法律规定1型糖尿病患者不宜从事军队或警察工作、救火和急救工作、民航工作和近海石油开采工作等。这些工作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或由于低血糖反应带来个人及公众安全问题。对于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还要根据并发症的情况合理安排工作。
低血糖的自我监护与处理发生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有使用磺脲类降糖药或胰岛素过量、患者进食过少、体力活动量过大、未按时就餐等。当血糖低于2.8mmol/L时,即可诊断为低血糖。其症状可轻可重,有时容易纠正,有时又较顽固。症状轻重与血糖下降的程度、下降的速度、持续时间及体质差异有关。一般出现下列情况应高度怀疑低血糖:出虚汗,早期仅有手心或额头出汗,严重者可表现为全身大汗淋漓;双腿软弱无力,行走不稳;心跳加快,心悸;视物模糊,眼冒金星;头晕或头痛;说话含糊,精力不集中等。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意识丧失甚至发生昏迷。如果出现糖尿病低血糖症状,用胰岛素和磺脲类降糖药治疗的患者应随身携带含糖食物以备自救,如糖块儿、面包、馒头、果汁等。进食后,一般低血糖症状会在15min内缓解,若未能缓解可再食用上述食物,若仍不缓解,医院诊治。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应寻找诱因以防今后再发。平时应注意按时按量进餐,万一延迟吃饭,应先吃些饼干、水果等食物;保持每日运动量基本稳定,如体力括动增加,活动前应适当进食或加餐,或减少降糖药剂量;降糖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血糖变化作适当的调整;用胰岛素时剂量要弄清,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最好自备小型血糖监测仪,经常监测血糖,不过最好还是直接和医师保持联系沟通,通过专业人士来指导治疗自己。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可以影响糖尿病,糖尿病也可以产生情绪障碍,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几种心理状态有愤怒、悲观和失望的心态,内疚情绪,厌世抗拒治疗的心理。1型糖尿病患者多为青少年,将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而他们又正处于求学、创业、恋爱的大好时光,常有一种愤怒的情感,加之必须终身控制饮食,更加重了愤怒的心理。情绪紧张可影响胰岛素分泌,研究认为患者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刺激产生生理反应,即通过下丘脑一自主神经系统或垂体一内分泌情绪通路,而使躯体对胰岛紊的需要量增加,结果使症状加重,当情绪失控时甚至发生昏迷。由此可见,情绪因素在糖尿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以血管并发症为主,而长期忧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对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相当的危险性,如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变等。因此,要使糖尿病得到满意控制,就必须对患者心理社会因素予以充分注意。女性对患糖尿病后的反应比较敏感,心理忍受能力不及男性,缺乏适应和应付这一生活事件的能力。女性在家庭生活质量水平高低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女性患者随病期迁延,病情状况日趋恶化,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对家务料理、子女教育诸方面的影响显而易见。相对来说,男性在这方面对家庭影响稍轻,故而男性对生活事件反应较女性平稳。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心理治疗势在必行。临床工怍者通过语言和利用患者对医师的信任,对患者所患疾病给予解释,并进行指导或暗示,促使患者认识所患疾病的性质和表现规律,了解产生疾病的原因和疾病的心理、生理、病理进程之间的关系,明确消除疾病的措施,从而唤起积极情绪,消除消极心理所造成的继发性心因症状,从而减轻躯体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感,纠正由患病痛苦所带来的忧郁、焦虑、绝望的病态心理状态。糖人生活辨真伪不少患者有喝咖啡的习惯,也有报道说喝咖啡能够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这似乎给喜爱喝咖啡的糖友找到了很好的借口。但不久前,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饭后喝咖啡,会引起血糖升高。那么,到底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喝咖啡?喝咖啡能够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这是真的还是假的?明天为您揭晓真相!
白癜风发病原因有哪些关爱白癜风患者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hl/166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