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却陷入了怪圈,身边患“三高”的人是越来越多,糖尿病患者也是屡见不鲜。这不,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最新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新鲜出炉,数据显示我国大陆地区糖尿病总体患病率为12.8%,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2%,两者加起来几乎到了人口的一半,难怪糖尿病也变成了“流行病”。
与糖尿病“高发”相对应的是,很多已经患有糖尿病的人却压根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尽管觉得身体有点不对劲,但总以为是最近比较忙、压力大,过一阵就好了,这样往往就耽误了疾病的治疗。数据显示,在我国大陆地区成年人群中,总体、自我上报和新诊断糖尿病的患病率(ADA标准)分别为12.8%、6.0%和6.8%,又是近一半的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糖尿病的危害很多人都了解,这里就不再多说,那么怎样才能判断自己已经面临糖尿病威胁呢?很多人都有定期体检的习惯,这里我们以权威的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来分析。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达到5.6-6.9mmol/L,即可以判定为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为7.8-11.0mmol/L为糖耐量异常;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到5.7%-6.4%,这些数据说明血糖已经不正常,处于糖尿病前期,此时通过加强运动和控制饮食是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的。一旦空腹血糖达到或超过7.0mmol/L,或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达到或超过11.1mmol/L,或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到或超过6.5%,就可以判定为新诊断糖尿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达到6.1-6.9mmol/L,并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或者空腹血糖小于7.0mmol/L,并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为7.8-11.0mmol/L,此时判定为糖尿病前期。而空腹血糖达到或超过7.0mmol/L,并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达到或超过11.1mmol/L就可以认为是糖尿病。
作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发现呢?
由于是个人的主观感受,而且很多疾病也能导致类似的症状,所以下面这些症状只能作为参考,医院做糖尿病方面的检查。
排尿次数增加
如果发现排尿次数较以前增多,尿量也增多,甚至尿的泡沫多,尿渍发白,发黏,需要考虑糖尿病问题,因为多尿是由于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产生渗透性利尿,导致排尿次数增多。
喝水增多
这是和排尿次数增多相关联的,多尿之后体内的水分减少,引起大脑产生喝水的需求,导致喝水增加。
皮肤瘙痒
糖尿病容易引起神经末梢的病变,产生瘙痒的感觉,如果出现皮肤干痒,或是脖子、腋下皮肤颜色变深等也要考虑糖尿病问题。
伤口易感染难愈合
如果经常出现皮肤疖肿、下肢溃烂或坏死、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各种炎症,或者外伤后伤口难以愈合,需要考虑糖尿病风险。
其他的症状比如容易乏力、视力模糊等等也是糖尿病的反映,但许多其他疾病也会导致类似症状,就不再多说。
虽然导致糖尿病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很多人患上糖尿病的主要诱因,所以一旦发现处于糖尿病的边缘,那么一定要及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亡羊补牢还是来得及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hl/173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