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糖尿病前,即使身体有许多警讯不断暗示你,但因为这些讯息可能不太明显,所以自己却没有察觉,导致发现有糖尿病时,往往身体已经处于高血糖好一阵子了。如果您属于糖尿病高危险族群,更应该要留意身体的些微变化。

当属于高危险人群时,该如何着手于预防糖尿病呢?让我们一步步改善饮食与运动习惯,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糖尿病

第一步:找出问题,设定一项简单清晰的目标

先找出目前自己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如果是饮食习惯的问题,可以针对饮食调整设立目标,这个目标可以不用将问题一次修正到位,先了解自己能做到哪个地步,达成后再循序渐进的设立下一个目标。

例如认为自己的饮食习惯不太正确,喜欢吃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如:鸡排、炸鸡块、咸酥鸡、香肠或五花肉等),原本一周吃5次的频率,可以降低到一周吃1-2次,其他时间则改吃烤鱼、蒜泥白肉、葱油鸡、卤味等,这样的效果会比完全不吃,但往往坚持不到两周就破功来得好。

第二步:少喝饮料,优先选择白开水

研究指出:含糖饮料与第二型糖尿病、后天自体免疫问题导致的糖尿病有关,每天喝1-2杯含糖饮料会增加糖尿病风险26%。喝白开水不仅能降低过多的糖类摄取,也可以促进代谢,对预防糖尿病很有帮助。

不过,除了一般的手摇杯、罐装饮品外,市售的许多果汁为了增加口感、减少酸度,可能也会额外添加糖,选择时也要多加留意喔。

第三步:调整进食顺序,先吃蔬菜肉再吃饭

你吃饭时有注意过进食顺序吗?建议在进食时,先吃青菜,再吃蛋白质,最后吃淀粉食物。先吃蔬菜、蛋白质不仅可以增加饱足感,避免进食过量,也能避免血糖快速上升、增加胰脏的负担,让饭后血糖和体重控制更稳定。

第四步:吃的巧、动的好、控制体重不超标

1、高纤少糖吃的巧

在饮食方面,高膳食纤维并减少精致糖的摄取是重点,尽量不食用饮料、调味品、加工食品中额外添加的糖,并将白米饭、面条改用糙米、地瓜、山药、燕麦、红藜麦、荞麦面等高纤五谷根茎类替换。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日精致糖摄取量最好不超过每日建议总热量的10%,对于慢性病或特殊情况的高危险族群,甚至建议减少到每日建议总热量的5%。

不过,健康饮食习惯并不代表每餐都一定要水煮、川烫,你还有以下的选择:

a、选择低GI(血糖生成指数)食物,例如玉米、燕麦等;

b、选用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油;

c、利用辛香料(如姜、葱、蒜、孜然、茴香、味增等)替换高钠调味料(如部分盐、酱油、酱油膏、西红柿酱等);

d、参考食谱来制作低醣料理

e、透过以上的烹饪技巧,进行健康饮食的同时,一样能准备出色、香、味俱全的三餐。

玉米

2、规律运动动的好

在运动方面,每周规律运动分钟,有助于管理血糖,尤其中、高强度运动的有氧运动可降低肥胖者的胰岛素阻抗,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

当运动强度达到每周超过大卡时,更能加强胰脏β细胞分泌胰岛素,帮助稳定血糖。

3、体重控制不超标

有研究显示,肥胖者每减轻1公斤,可以降低糖尿病风险16%,所以将体重控制好也是很重要的喔,因为肥胖会使内脏储存过多脂肪,导致身体产生发炎反应,进而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那怎样的体重算好呢?透过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或测量腰围就能一目了然。

BMI:介于18.5-24之间,是理想体重范围(BMI计算公式: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腰围:男性建议不超过90公分,女性则建议不超过80公分

控制体重

综合以上,大家是否对于糖尿病的预防比较有概念呢?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掌握好饮食、运动与体重三项,相信无论是维持身体健康,或是逆转胜糖尿病前期,大家都能有所收获,不妨从现在开始试试看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hl/1738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