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富含营养物质,在提升我国不同人群的营养健康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以乳品研究为基点,通过技术创新研发适于全生命周期营养与不同人群个性化需求的乳制品,对实现健康中国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为推动乳品研究向更深领域发展,在6月1日第23个世界牛奶日来临前夕,作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的“年中国乳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于5月31日以线上方式召开,本次论坛得到了伊利集团的支持,主题为“解码乳业科技探索营养吸收”。会议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邵薇主持。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孟素荷教授、理事长孙宝国院士、副理事长任发政院士、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刘春喜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北京大学、医院、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多位专家围绕乳品在国民营养健康中发挥的作用、乳糖不耐受与牛奶蛋白过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乳糖不耐人群如何科学食用乳制品、无乳糖乳品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以及无乳糖牛奶创新发展方向等内容做了精彩分享。光明网、新华社、百度、微博等多个平台对此次论坛进行直播。
夯实基础——
我国乳业展现强大内生和市场需求动力
孙宝国院士在致辞中指出,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全球疫情带来的深刻影响,我国食品工业坚守科技创新,在艰难中实现稳健发展。而作为我国食品工业中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乳制品行业,更是以“科技创新”排头兵的担当,成为技术装备先进、管理规范、产品质量稳定向好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食品制造业,也由此培育了诸多优秀的本土企业,以伊利为代表的乳品企业正以其强大的内生动力,愈发凸显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食品科技工作者为之自豪的进步。
孙宝国谈到,新时代,面对树立“大食物观”的新要求,我们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课题需要共同攻关。牛奶是人类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食物,但中国的人均乳制品消费量目前还不到发达国家的1/3,在我国如何大力推广科学饮奶,以进一步改善国民营养状况和增强人民体质等类似问题的解决,是我们食品科技工作者共同的责任和使命。为此,他分享了四点想法:
一是科技创新是行业长久发展的永恒课题。当前,我国食品工业正处于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未来食品科技需要解决食物安全和质量、食品风味和营养、饮食方式和精神享受等多重科学问题。希望食品企业在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品价值的同时,与科技界合作,借助多技术融合,在食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中诠释“大食物观”的科学真谛。
二是以健康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食品的科学内涵。人类对食物的需求是与时俱进的,食品的多元化是时代的需求。如何进一步发挥食品在国民营养健康中的重要地位,是新时代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建议食品行业在基于人群营养与健康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新产品的研发创新,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hl/174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