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葡萄糖代谢的重要器官,当其功能因各种肝病而受损时,往往影响正常糖代谢,甚至出现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这种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统称为肝源性糖尿病。50%~80%的慢性肝病患者有糖耐量减退,其中20%~30%最终发展为糖尿病。我国各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病率较高,因此由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引起的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并不少见,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异常的糖代谢对于有效地治疗各种慢性肝病和改善患者预后均十分重要
肝源性糖尿病的特点
肝病合并糖尿病的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少的“三多一少”症状多不明显,症状轻重不等,常常由于慢性肝病症状比较突出从而掩盖了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或与糖尿病的症状相似而混淆,加上肝病患者的肝脏再生葡萄糖的能力下降,致使空腹血糖升高不明显,而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从而延误了糖尿病的诊断。此外肝硬化病人应用利尿剂治疗时出现的多尿和口渴症状与其并发糖尿病所出现的多尿和口渴相混淆,也使医生和患者忽视糖尿病的存在,因此临床医师不仅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jc/169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