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病——糖尿病
仔细阅读下方内容我们经常会听到“别吃太多糖,小心得糖尿病”这样的话语,事实上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糖尿病与糖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医学上的糖类,指的是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单糖、双糖、多糖。大众口中的糖指的是具有甜味的单糖和双糖,属于“狭义糖”、“简单糖”。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或胰岛素发挥作用的组织器官出了问题,没有足够的胰岛素去“消化”糖分。
糖尿病的分类糖尿病按病因可以分为:原发性糖尿病(平常所谈论的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糖尿病。
●1型糖尿病属于胰岛素依赖型。发病原理是由于胰岛B细胞毁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根据其发病机制又分为两种亚型:免疫介导性糖尿病和特发性糖尿病。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小,青少年多见,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三多一少”症状典型明显。1型糖尿病患者需依赖注射胰岛素存活,否则会出现酮症酸中毒,如不及时治疗则有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1型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5%~10%。
●2型糖尿病则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并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的相对缺陷。2型糖尿病大多于成年尤其是45岁以上发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肥胖以及缺乏体力劳动而增长。多数起病缓慢,半数以上无任何症状。控制代谢紊乱或赖以生存多不依赖胰岛素,也很少自发性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在感染等应激情况下也可诱发。2型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80%~90%。
哪类人群容易患糖尿病呢?以下9种人易得糖尿病
(1)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也就是父母一方、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有糖尿病病史的,这些人患糖尿病的几率比一般没有家族史的人高出2倍以上;
(2)体型肥胖者。尤其那些“大肚子细腿”的人,容易患糖尿病;
(3)年龄≥45岁的中老年人。糖尿病发病率随着年龄而增长,自45岁后明显上升,至60岁达到高峰;
(4)不明原因容易疲劳的人。典型的“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疲劳症状在休息后不能缓解,是糖尿病患者最早出现,也是最多的临床表现;
(5)吸烟、体力活动少、生活压力大和精神持续紧张者;
(6)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者或早发冠心病者;
(7)长期使用一些影响糖代谢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8)以往怀孕时曾有过血糖升高或生育巨大儿(体重4公斤以上)的女性;
(9)空腹血糖异常者或葡萄糖耐量减低者。
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一)三餐中的主食不要过多,甜食要尽量禁掉。血糖是糖和淀粉(统称为碳水化合物)带来的。碳水化合物总量越大,升糖的潜力就越大。
二)降低白米白面主食的比例,全谷杂粮、薯类蔬菜来替代一半主食。不同的淀粉类食物,消化吸收的速度差异很大。比如说大米淀粉中支链淀粉含量高,比较容易消化。
三)改变进食顺序,先吃菜,后吃饭,菜肴要比饭多。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进餐时的顺序和配合很重要。先吃不升血糖的食物,后吃淀粉类主食,就能延缓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速度。
当然,控制血糖只是维护健康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全部。无论是否需要控制血糖,都要把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吃够。健康饮食的秘诀是少油少盐,新鲜天然,提高单位重量食物中的营养质量,切不可为控制血糖而让自己陷入饥饿痛苦中。要记得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持续低血糖状态不仅损伤大脑,而且可能导致意外事故而造成伤害。
血糖升高应该尽早就医,定期随访检查,不要等到并发症出现而后悔终生。
给你小鱼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jc/170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