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3月9日讯(见习记者牛雅琳冯欣欣)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既能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又能保留葡萄糖、白蛋白等有用物质,还是机体内分泌激素、降解激素的场所和肾外激素的靶器官。在第18个“世界肾脏日”到来之际,医院,采访到肾脏内科、血液透析室主任医师滕舰和林崇亭,听他们科普有关肾脏病相关知识。随着近年来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据统计,我国每十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慢性肾脏病患者。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医师滕舰介绍说:“慢性肾脏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肾脏疾病通俗来说是病变起源于肾脏本身,是免疫介导紊乱引起的肾小球疾病;而继发性肾脏疾病是其他系统疾病导致的肾脏损害,多是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引起,比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狼疮性肾炎、肿瘤相关肾病等。慢性肾脏病最终会导致肾功能衰竭,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尿毒症,给病人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尿毒症即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是各种晚期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衰竭的原因非常多,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多囊肾、遗传性肾脏疾病、梗阻性肾损害、药物性肾损害等。由这些原因引起的肾脏的损害达到终末期都叫尿毒症。慢性肾脏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疾病知晓率低,被医学界称为“沉默杀手”。对于慢性肾脏病高风险人群,如肾脏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龄(>65岁)及肥胖等,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的检测。从哪些方面能达到预防和尽早发现肾脏疾病呢?定期查体:因肾脏疾病起病隐匿,通过查体定期进行尿液分析、肾功能化验及肾脏超声等检查,才能对一些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了解慢性肾脏疾病表现:比如:浮肿、血尿、尿泡沫增多、高血压等,一旦有上述情况,医院就诊,明确是否存在慢性肾病;对于继发性肾脏病病人,如高血压、高血糖、风湿免疫病肾损害病人,应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和风湿免疫活动,减轻肾损害,延缓肾功能衰竭速度;避免服用肾毒性药物,比如一些抗生素、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造影剂等等;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不熬夜、不酗酒、不过度疲劳、健康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快。医院血液透析室主任医师林崇亭说:“目前治疗终末期肾脏病(尿毒症)有三种替代疗法:一是血液透析;二是腹膜透析;三是肾移植。”目前世界上80%以上患者治疗尿毒症的手段为血液透析。血液透析也叫人工肾,它可以部分代替肾脏完成排毒、排尿、排水的功能,让病人长期存活,并回归社会。由于尿毒症是一个器官功能丧失,无法恢复正常,也就无法被治愈,需要长期替代治疗。腹膜透析需要患者居家操作,容易造成腹膜炎的发生,做腹透病人数仅占约10%;肾移植病人数也很少,主要原因:一是肾源紧张,二是需要一直服用抗排异药物。由于国家对尿毒症等大病的重视,医保政策的改善,如果及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不再是不可战胜的“病魔”。患者已确诊慢性肾脏病后,应听从医生安排定期复诊检查,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个人血压、血糖等变化及身体突然的不适症状,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腰疼、口臭、胃部不适等相关并发症的症状,如有发生,需要及时就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jc/174749.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jc/174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