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是肾脏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蛋白尿,尤其是大量蛋白尿,并呈持续性,经久不消,往往说明肾小球受到损伤。对于蛋白尿的诊断,肾病科医生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病因诊断
也就是区别原发性还是继发性肾脏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主要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急进行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不过,蛋白尿也可由其他疾病造成肾损伤所导致,即所谓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性肾病、痛风性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顾名思义,这些肾脏病都有其原发性疾病。因此,临床对于蛋白尿的患者,肾病科医生首先会针对继发因素,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基础性疾病,进行细致的问诊和体格检查,完善相关理化检查,尽可能明确蛋白尿的病因是原发,还是继发。
二、功能诊断
对于蛋白尿患者,除了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以评价尿蛋白的严重程度,还需要对肾功能经行评价,需要掌握血清肌酐的变化,即肾功的变化。如果肾功能在48小时内突然减退,患者表现为血肌酐升高,其绝对值≥26.5μmol/L;或血肌酐较基础值升高>50%;或尿量减少,即可诊断急性肾损伤(即急性肾衰竭)。对于蛋白尿病程超过3个月,可以有或无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即为慢性肾脏病,并根据eGFR进行功能分级。
慢性肾脏病(CKD)分期
分期
描述
eGFR
危险性增加
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家族史、高龄等)
90ml/min以上
1期
肾脏损伤(尿中出现蛋白)而滤过率正常
90ml/min以上
2期
肾脏损伤,滤过率轻度下降
60至89ml/min
3期
滤过率中度下降
30至59ml/min
4期
滤过率重度下降
15至29ml/min
5期
肾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15ml/min以下
附:eGFR的计算公式:男性eGFR=(-年龄)×体重(kg)×1.23/血肌酐(umol/L)。女性eGFR=(-年龄)×体重(kg)×1.03/血肌酐(umol/L)
三、并发症诊断
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蛋白尿最常见的并发症,慢性肾脏病从1期到5期,高血压的发生率从60%到90%以上逐渐上升,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急性事件的重要原因。慢性脏病还会合并肾性贫血、肾性骨病、心衰、感染等。一般来讲,合并高血压的蛋白尿患者患者比没有高血压的蛋白尿患者,肾脏病理损伤较重,另外,由于GFR的下降,肾脏排泄尿毒素的功能下降,导致尿毒素的潴留,会损伤红细胞,另外由于肾脏损伤(主要是肾间质损伤),其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会导致肾性贫血。尿毒素对心肌的损伤,对导致尿毒症性心肌病,出现喘憋、胸闷等心衰表现。由于钙磷代谢的失调,还可导致甲状腺旁腺功能亢进,导致肾性骨病,出现骨痛、骨折等。
四、病理诊断
对于各种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损伤的蛋白尿,或者原因不明的蛋白尿,可通过肾穿刺活检,肾小球疾病病理分类主要有微小病变、系膜增生型肾炎、IgA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膜增殖性肾炎等。另外,肾穿刺对于明确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对于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当与糖尿病肾病的典型特征不符合时,通过肾穿刺病理诊断,可以发现一些糖尿病合并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膜性肾病、IgA肾病等。对于一些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狼疮性肾炎,肾脏病理也有一锤定音的诊断价值,因此,肾脏病理诊断对于蛋白尿患者明确病理类型、评估病情轻重、指导用药治疗、判断预后转归十分重要。
当然,不是所有蛋白尿患者都需要做肾穿刺检查,对于肾功能严重受损导致血肌酐水平较高、肾脏体积明显萎缩的患者,说明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已非常严重,难以逆转,失去了免疫抑制治疗的时机,也就不必要再做肾穿刺了。
临床对于蛋白尿的诊断,是一个复杂细致的系统工程,医患应该积极紧密配合,完善相关检查,才能最终明确诊断,也才能依此制定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案。
赞赏
长按白癜风能医治吗白癜风用什么药物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wh/167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