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炎热的夏季的来临,一些季节性皮肤病会增多,特别是多汗症,身边遇到不少朋友会向潘医生咨询,手足经常出很多汗,给生活带来各种各样的烦恼:

手部爱出汗的朋友在考试时能把整个试卷都浸湿,而平时在日常交际中也因为满手是汗,潮湿冰凉而不敢与人握手。

足部多汗的朋友鞋和袜常常是湿的,走路打滑,此外,由于足部长期浸泡于汗液中,变得浸渍发白,当细菌感染腐败时则会出现难闻的臭味,既难受又不敢脱鞋。

还有些朋友是两侧腋窝爱大量出汗,轻易就将背心、衬衣湿透,如果伴发细菌感染了还容易出现臭汗症。

有些朋友说即使是在空调房,也会感觉和蒸桑拿时一样汗出个不停。

手脚多汗对身体健康没有大妨碍,但却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社交。很多人因此不能正常写作,不能操作电脑,不敢与别人握手,羞于结交对象,令患者异常苦恼,甚至引起心理障碍。

一、手足多汗是病吗?

那么,手足出汗多到底是不是病呢?其实,出汗是机体排泄废物和散发热量的一种方式。每个人都会有出汗,只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才是病态的,称为“多汗症(hyperhidrosis)”。而有些人天气热了、在运动后以及肥胖也会出汗,则是生理性的多汗症。该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之一,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以色列青年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可达到2.8%。关于多汗症,目前没有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一般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无法控制的、过多的排出汗液,明显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寻找职业、恋爱婚姻以及个人情绪等,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多汗症在临床表现上分两型:一是局限性多汗症,多开始于青少年,有的有家族史,可持续数年,但在25岁之后会有一个自然减轻的趋势。最多见的部位是掌跖、腋下和腹股沟,处理上要注意皮肤的清洁,手足多汗可用4%甲醛、5%明矾、0.5%醋酸铝等外涂或浸泡,至手足有些干燥为止。二是泛发性多汗症,主要是由全身疾病引起,除针对原发疾病治疗外,也有人选择使用口服药物、外科手术、但须要根据具体情况由医生来决定。

多汗症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紊乱使交感神经发出过多、过强的兴奋刺激,乙酸胆碱分泌增多,导致小汗腺分泌过多的汗液。而晚间入睡后大脑进入抑制状态,不发出神经冲动而出汗停止。因此,多汗症的病人汗腺数量和结构上并无变化,只是一种功能的亢进。

引起多汗症的原因较多,从发病原因上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由于全身性疾病造成的,如内分泌失调(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更年期绝经、垂体功能亢进等)、神经系统疾病、部分感染性疾病(疟疾、结核等)和长期生病造成体质虚弱。只要这些全身性疾病得到控制后多汗的情况就能得到解决。二是情绪性出汗,由于高度紧张和情绪激动造成,是因为交感神经失调所致,内服一些镇静药(如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合剂等)具有暂时性的效果,但有口干等副作用。三是味觉性出汗,属于另一种生理现象,如吃某些刺激性的食物(辣椒、大蒜、生姜、可可、咖啡)后引起的多汗,这种情况一般不必进行治疗,只须忌口。

二、手足多汗症的西医治疗

多汗症的治疗非常困难,有全身药物治疗、局部外用药、物理治疗、外科手术和A型肉毒毒素皮内注射等。

1、全身药物治疗

如果是全身性继发性多汗症,则首先应该治疗原发疾病,如控制高热、治疗甲亢等等。全身药物治疗主要用于全身性多汗症,只要包括抗乙酰胆碱类药物,如阿托品、东莨菪碱等,虽能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而减轻多汗的症状,但是疗效较差,达到临床疗效时即出现副作用,如口干、眼干、视力模糊等。至今为止,尚无有效、副作用小的全身治疗多汗症的药物。

2、局部外用药物治疗

多汗症局部外用药物多用于特发性局限性多汗症,常用药物为收敛剂,比如10%甲醛溶液、50%戊二醛溶液、5%鞣酸溶液、5%明矾溶液、5%醋酸铝溶液等、这些药物共同的作用是具有收敛作用,使汗腺开口闭锁,使皮肤干燥,但长时间使用可能出现严重的刺激性皮炎。20%-25%的水合氯化铝溶液或者15%三氯化铝效果较好,副作用相对较少,用法为晚上将药涂在双手多汗的地方,用吹风机吹干,其有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由于多汗症到25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会逐渐恢复,因此我们建议更多的还是局部用药。

3、物理治疗

包括X线照射治疗(原理为破坏汗腺)及自来水离子导入疗法(原理为可逆性的破坏汗腺排汗)。

4、外科手术治疗包括两大类:

一类为直接破坏汗腺,主要包括:腋部汗腺组织切除来治疗腋部多汗,但如果切除不干净,术后仍有可能出汗,可能伴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疗效不理想,可复发。还有微小切口刮除术,在局部做切口,将刮匙放进去左右反复刮除汗腺组织,以破坏汗腺管,但很难完全清除。肿胀脂肪抽吸术,局麻后用注射器在皮下脂肪处反复抽吸脂肪,尽可能抽吸和破坏汗腺和导管,此法破坏性相对较小,留下疤痕也较小,但效果不够理想。

另一类为交感神经切断:多通过内窥镜来完成手术,适应症为腋部多汗症、手部多汗症和多种治疗方法失败的病例,人体腋下的交感神经链的第2、3节是控制手部汗腺的,把这两节切掉,就可以抑制手汗排出。方法是在电视胸腔镜下,在患者双侧腋下各开一个小于1.5cm的小孔,经该孔放入胸腔镜,然后在电视监视下将神经节烧断。过程一般30分钟,患者术后4~5天左右出院,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症状立刻消失。同时,外科手术也有一定的副反应,手术后由于手部的汗腺不发挥作用,少数人可能出现代偿性出汗,即汗从胸和背的部位冒出。另外,人体汗液含有油脂,对皮肤的弹性和湿润度起到作用。如果手不再出汗,手部的皮肤就容易干燥、皲裂,这时需要用护手霜或医用甘油来滋润手部。足部多汗症不能进行腰部交感神经切断术,否则术后有可能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因此,此法虽治愈率较高,被医院所过度推崇,但由于为胸腔内创伤性的手术,可发生的并发症可高达几十种。

潘医生提醒您:不是说手足多汗的人就一定要去做这种手术,凡是手术都有一定的风险。该手术的适应范围是手足多汗已经严重影响到工作,而一般的药物治疗达不到良好效果的患者。如果症状轻,并不需要动手术。

5、A型肉毒毒素皮内注射治疗

近10余年来采用A型肉毒毒素皮内注射治疗局限性多汗症疗效高,安全性好。肉毒素(botulinumtoxinA)是一种国外很多年来被用来治疗面部皱纹的药物。它可以麻痹支配面部肌肉和汗腺的神经。对于手汗和腋汗,常常需要注射很多针,很多患者都说疼痛难忍。而且注射肉毒素后出汗只能减少而不能消失,一般6个月后,过度出汗会重新出现。许多患者会出现手的握力减退。很多患者在注射肉毒素无效后,还需手术。

三、手足多汗症的中医治疗

中医看汗病有许多分类,夜间熟睡时出汗称为盗汗,白天稍动就出汗称为自汗。儿童进餐时头上冒汗称为头汗,俗称蒸笼头。头颈以上出汗称为颈汗。此外,还有手足心汗、腋下出汗、黄汗等。

中医辨证:中医认为汗多有很大一部分是内火旺盛,热逼汗出。也有气虚,不能固摄。正常人半夜出汗多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而出现畏热,多汗、心动过速等症状。妇女更年期也常有容易出汗的症状。出汗是为了散热,降低体温,减轻内热。汗多的人容易感冒,要及时擦干。

五倍子敷脐:五倍子3-9克,研末,临睡前敷在肚脐上,白天可以取掉。一般几天可有效,最多敷一周。如无效则停用。

浮小麦汤:浮小麦30克,瘪桃干9克、煅龙骨、煅牡蛎各15克,水煎服。此方有固涩收汗的功效。适用于各种出汗,具有镇静和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

外洗方:新鲜白萝卜克,切片,加明矾15-20克,放入锅内加水毫升,煎30-40分钟,去渣取汁,用温汁浸洗手足20分钟,每日2-3次,很多人3-5天即可见效。用麻黄根50克代替新鲜白萝卜克亦可。中药治疗手足多汗症无任何副作用,值得推广。

中药小常识

碧桃干又名瘪桃干,为干瘪的桃子;浮小麦是空心的小麦,两者都有吸水的作用。单用都有收敛止汗的效果。煅龙骨和煅牡蛎含有机钙,都有收敛止汗的功效。

四、多汗症的预防及日常调理

对于多汗症,并无非常特异有效的方法,预防方面建议多汗的朋友常常冷热浴交换洗,可以用冷水洗,然后用热水洗,勤换内衣;穿透气的鞋和袜子,保持通风。如果是功能性多汗,在精神上、心理上把自己尽量放松。治疗上建议用一些外用药,因为多汗症如果是精神性或者功能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的好转,至于手术希望大家慎重考虑。

大潘医生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丸副作用
白癜风诚信单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wh/1675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