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增幅惊人。据估计,平均每分钟就增加10例糖尿病患者。应对糖尿病,我们应立即行动起来,做好自我管理,控制好血唐!你有没有患上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子”?1.年龄大于40岁;2.有糖尿病家族史或遗传倾向;3.女性曾生过巨大儿(出生体重超过4kg),或患过妊娠糖尿病;4.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5.出生前宫内发育迟缓或早产儿;6.处于糖尿病前期,这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前期,就是血糖升高到比正常人高,但是还没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种危险状态。具体来讲,也就是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尔/升之间,餐后或者随机血糖在7.8-11.1毫摩尔/升。这段时间也叫糖调节受损阶段,单独空腹血糖高者又称为空腹血糖受损,单独餐后血糖高者称为糖耐量减退;7.患有代谢综合征(腹部肥胖或超重,脂代谢、血压、血糖等均异常);8.超重、肥胖,或患有抑郁症。超重或肥胖通常用BMI指数(体重/身高)2来衡量,超过24为(超重),超过28为肥胖;9.长期服用抗精神病、抗抑郁药物;10.日常饮食热量摄入超标,经常久坐,体力活动少。前5个危险“因子”无法控制,但后5个可以通过日常生活调整、相关治疗来干预,防止身体往糖尿病发展。此外,有上述任何一个及以上危险“因子”的人群最好定期筛查血糖,发现异常及时到内分泌科或糖尿病专科就诊。“糖尿病前期”到确诊为糖尿病,还有5-10年时间,已明确处于“糖尿病前期”,要及时“刹车”,避免发展为糖尿病:1少吃甜的管住主食,限制甜食,包括各种含糖饮料。2少吃油腻的肥胖者容易得糖尿病,就是因为体内油脂太多,出现胰岛素抵抗。杜绝各种油炸食品、鸡皮鸭皮、猪肝、黄油、大鱼大肉的吃货习惯。3减少静坐时间坐三刻钟起来活动一下四肢,饭后出去走几圈;最好做做有氧运动,每天让身体爽快地出次汗,就可以消耗不少使血糖升高的多余脂肪和能量。4避免“腹型肥胖”肚子不是一天吃出来的,体重一旦吃上去了就很难减下来。随着苗条体型的恢复,降下来的不仅是血糖,还有血脂、血压、尿酸和脂肪肝!5不做“夜猫子”经常熬夜,体内激素的昼夜节律遭到破坏,释放的升糖激素会加重高血糖的状态。每晚11时之前入睡,睡足7-8小时。6请医生指导用药如果有些糖尿病前期的朋友经过上述措施,高血糖仍不能纠正,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趋势,医院内分泌科大夫,用点药物辅助一下,帮助刹住迈向糖尿病的脚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wh/171398.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wh/171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