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但在临床诊疗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发现,许多病人甚至是基层医务人员在糖尿病治疗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糖尿病的正确治疗。
01
查出糖尿病就用药
一般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应先进行饮食控制、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生活有规律、保持情绪稳定、肥胖者减肥,观察1~2个月左右。如果经过这些措施处理后血糖控制满意,就可以坚持非药物治疗,只有经上述处理后血糖控制不满意者,才加用适当的降糖药物治疗。
02
同类药物合用
口服降糖药有促胰岛素分泌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多种,每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同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基本相似,所以一般不主张同一类药物合用。但是临床上还是能够看到这种错误用药的例子,如消渴丸(含优降糖)配美吡达、二甲双胍配苯乙双胍等。同类药物合用有时会导致严重低血糖。
03
选药不对
如肥胖患者应用促胰岛素分泌剂,儿童患者应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消瘦患者或心、肺、肝、肾功能异常者应用双胍类药物,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或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等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都不是合适的选择,应该尽量避免。
04
凭感觉服药
有些糖尿病患者习惯根据自觉症状来判断血糖控制的好坏。许多2型糖尿病病人自觉症状不太明显,服药与不服药在感觉上差不太多,于是认为用不用药无关紧要。事实上,单凭症状来估计病情并不准确。
临床实践中,单凭饮食和运动就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仅见于少数病情较轻的2型糖尿病病人,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病人在诊断之初即需给予药物治疗。
05
只吃药、不复查
化验血糖一方面可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作为选择药物及调整药量的重要依据。随着病程的延长,许多磺脲类降糖药物(如消渴丸、优降糖、达美康等)的效果逐渐降低,医学上称之为“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有些患者不注意定期复查,自己觉得一直没间断治疗,心理上有了安全感,但若出现药物继发性失效,实际上形同未治。有的病人一直吃着药,结果还是出现了并发症,原因就在于此。
糖尿病是具有多种病因及多种表现形式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小编给大家总结了糖尿病的用药注意:
一、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有可能诱发低血糖及休克,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平时应当及时监测血糖,警惕低血糖的发作。建议患者随身携带一定量的糖果,一旦出现低血糖反应,应当及时补充。
二、注意各类药物的用药时间
1)注释胰岛素时间表
2)口服降糖药时间
三、胰岛素的的正确使用
1.注射的时候应当经常变换注射部位,以保证药物的稳定吸收,同时避免发生皮下脂肪营养不良。
2.未开启的胰岛素应当放在冰箱冷藏保存。
3.已经开始使用的胰岛素不适合冷藏,可随身携带,但是只可保存四周左右。
----------------------end----------------------
如何根治白癜风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f/166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