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提起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脂肪肝、痛风等等这些代谢性疾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若提起代谢综合征,恐怕许多人还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事实上它是许多代谢性疾病的前兆,当你了解了代谢综合征之后就会发现,它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早已存在于你我身上。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代谢综合征的“庐山真面目”。

严格地讲,代谢综合征不能算作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指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紊乱、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等多种代谢异常在同一个人身上集结的一种病态症候群,它与过去常说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或“X综合征”其实是一回事。

代谢综合征能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致残率和病死率,如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和癌症等。

马中书等发表的《代谢综合征与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对代谢综合征与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文中指出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多危险因素复杂交互紧密关联导致的一种疾病,具体完整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目前代谢综合征发病的核心因素,主要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不良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引起。防治的策略是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

《中国全科医学》编者提到代谢综合征好比一棵树,遗传因子作为种子,环境因素作为土壤,肥胖和/或胰岛素抵抗作为树干,最终成长为伴有“死亡四重奏”——中心性肥胖、血糖、血压、血脂等多种代谢紊乱集于一身的现代疾病,其患病率高且仍处于不断升高的趋势。

代谢综合征是如何发生的?

代谢综合征的核心是胰岛素抵抗。产生胰岛素抵抗的原因有遗传性(基因缺陷)和获得性(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基因缺陷可发生在胰岛素受体和受体后信号转导的各个途径,获得性因素包括胰岛素受体抗体、某些升糖激素、胰岛淀粉样多肽、慢性高血糖、高血脂毒性、生活方式西方化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其过程可概括为:胰岛素抵抗→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糖脂代谢紊乱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

我们知道,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首要原因是肥胖,而后者则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

中年白领是代谢综合征的重灾区。一方面,作为高收入阶层,顿顿美酒佳肴,导致营养过剩,血脂、血尿酸升高。另一方面,工作性质久坐少动,能量消耗不足,导致身体过早发福。再就是,他们作为社会中坚及单位骨干,需要承担超负荷的工作,机体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导致心率加快、周围血管收缩及血压升高。

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现状及其危害

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调查报告,目前在中国城市20岁以上的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4%~16%,即每6~7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在50~70岁人群中达到发病高峰。需要警惕的是,代谢综合征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许多30岁左右的年轻人在体检时查出高血压、血糖偏高、血脂异常、脂肪肝、肥胖等比比皆是,久坐少动、工作压力大的办公室白领问题尤为突出。

  由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组合而成的代谢综合征,早期可能没有什么症状,但其对患者的损害是不知不觉、悄无声息的。从长远角度看,它可以显著增加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倍,如不积极加以控制,还会导致猝死等严重后果。

  国外报告的一项针对35~70岁人群的调查表明,在未来7年中,每8个人就会有1人死于代谢综合征,因此,代谢综合征目前已成为一个比较严峻的现实问题,防治代谢综合征已成为各国政府及卫生部门的当务之急。

代谢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

防治代谢综合征的手段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要求全面控制各种代谢异常。其中减肥是核心,其最终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及2型糖尿病的发生。因为药物治疗会给人体带来很多副作用,所以生活方式干预是远离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手段。

  饮食方面要求低热量、低脂肪(少吃动物内脏、蛋黄、鱼子、奶油及油炸食品)、低盐(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饮食,适当增加水果、蔬菜和粗粮,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运动方面要求长期坚持规律性的体育锻炼,以达到消耗热量、减轻体重、降低血糖之目的。

专家提醒

代谢综合征使病人罹患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而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代谢综合征的罪魁祸首。因此,为了远离并发症,人们必须及早预防,从改善生活方式做起,可以参加健康管理训练营,学习一套健康的生活方式。

武汉京汉熙康健康管理中心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
北京看白癜风病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mpf.com/zcmbyf/166714.html